分享
 
 
 

勐梭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位于北纬22°33′至22°43′,东经99°30′至99°43′。东、南与澜沧县相邻,西、西南与力所乡、翁嘎科乡相接,北交中课乡。总面积251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54195亩,总人口12981人,其中农业人口12546人。镇人民政府驻勐梭大寨,辖6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2000年末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3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5.3万元,财政支出220万元,人均纯收入505元,粮食总产量598万千克,人均占有粮382千克。勐梭镇境内有河谷小坝,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合发展粮食作物和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许多深山峡谷储存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待开发。目前,有8万亩可耕种面积,2万亩草场可放养大牲畜,发展养殖业前景十分壮阔。在新县城的辐射下交通建设,通电通水工程有较快发展,人力资源丰富。勐梭镇经济开发潜力很大。

乡镇概况勐梭镇政府所在地位于西盟新县城的东南部,距县政府所在地3公里,有12米宽的三级 路面相接,介于北纬20°23'至22°43'和东经99°43'之间,东南与澜沧县的拉巴乡接壤,西南分别与本县的力所乡、翁嘎科乡毗邻,北部与中课乡相连。距澜沧县城92公里,距孟连县城58公里,距普洱市263公里,西南距缅甸国境线62公里。勐梭镇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勐梭镇辖区内有6个村民委员会,49个自然村,74个村民小组,是一个以佤族、拉祜族、傣族等10余种少数民族杂居的乡镇,2007年勐梭镇总户数3493户、总人口13128人,其中:佤族5144人,占总人口39.2%,拉祜族4617人,占总人口的35.2%,傣族2659人,占总人口的20.3%,汉族588人,占总人口的4.4%,其他民族120人,占总人口的0.9%。农业户3099户,农业人口122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勐梭镇有耕地面积46887亩,主要以粮食、茶叶、甘蔗、蚕桑、香蕉、畜牧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粮食总产626.7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元,农民人均有粮422公斤;森林覆盖率达40.16%。

自然资源勐梭镇地处澜沧县、孟连县交界,四周高山纵横,河谷交错,地势复杂,98%以上土地属于高山区,辖区最高海 拔2192米,最低海拔720米,相对高差1472米,主体属亚热带立体气候特征,湿润而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558毫米,最高年为3200毫米,夏秋季节雨量高度集中,占全年的90.1%,冬春季节雨量偏少,占全年的9.9%,年平均气温29°C。1月最低气温10°C,7月份最高气温33°C,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1158.8小时,太阳辐射强,分布不均,平均辐射量为131.8千卡/平方厘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适中,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适宜亚热带各类作物的生长,由于受地形、海拔的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从低到高依次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气候。

产业勐梭镇境内有河谷小坝,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合发展粮食作物和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许多深山峡谷储存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待开发。目前,有8万亩可耕种面积,2万亩草场可放养大牲畜,发展养殖业前景十分壮阔。在新县城的辐射下交通建设,通电通水工程有较快发展,人力资源丰富。勐梭镇经济开发潜力很大。

2003年8月,勐梭镇在距县城8公里的戈约村民小组引入组培香蕉种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广西南宁水果商签订了购销合同。给勐梭镇群众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保证了项目种植有规模,产品有质量,技术有保障,产品有销路。

经济2000年末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3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5.3万元,财政支出220万元,人均纯收入505元,粮食总产量598万千克,人均占有粮382千克。

2008年财政总收入3499388元,比上年同期的2311343元增加1188045元,增长51.4%。地方财政预算一般预算收入289325元,比上年同期的250280元增加39045元,增长16%。农村经济总收入2395万元,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5万元,同比增长24%。粮食播种面积4万亩,产量642万公斤,年均增长2%;人均有粮429公斤。一年来新植茶叶面积2142.8亩,累计茶叶面积7673.3亩;蚕桑累计种植面积2629亩,养蚕565张,蚕茧15102.8公斤,产值29万元;新植甘蔗面积2826亩,累计甘蔗面积12787亩;2008年入榨甘蔗2.5万吨,产值374.4万元;新植橡胶面积1941亩,累计橡胶面积23030亩;西盟小米荞种植面积3897亩,产量24.7万公斤。

基础设施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盟新县城城市规划战略的稳步推进,勐梭镇的水利、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西盟新县城至澜沧、思茅公路实现柏油路面铺设,新县城至勐梭镇至孟连公路也通了柏油路面,6个行政村委会公路畅通无阻,县镇公路3公里,镇村公路98公里,村组公路148公里,综合好路率达62%,有69个村民小组通电,通电率为93.2%,电视进入农村家庭2939台,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4%,农村通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农村经济信息流通的主要途径。

人口卫生勐梭镇辖勐梭、班母、秧洛、里拉、王莫、他朗6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74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全镇总人口13123人,总户数3493户,其中,佤族5144人,占总人口的39.2%,拉祜族4617人,占总人口的35.2%,傣族2659人,占总人口的20.3%,汉族588人,占总人口的4.40%,其他民族120人,占总人口的0.9%。农业人口12212人,农业户3099户,农村劳动力6508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有359人,占总劳动力的5.5%。人口密度71.1人/平方公里。

勐梭镇有中心卫生院一所,病床15张,医生17人;有村级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7人。抓好村级卫生所建设,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农村卫生保健水平逐年提高。

有计生服务站1个,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深入推进“奖优免补”,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镇计划生育率达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以内,完成农业人口家庭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4户。

全镇共有332户557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9740元,人均月领取89.3元。

文化教育2006年末全镇有9所学校,其中:村完小5所,共3个办学点,在校生1339人,2006年小学毕业生3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巩固率99.6%,毕业率100%。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75人,占教师总数的70.75%;中专学历28人,占教师总数的26.42%;高中以下学历3人,占教师总数的2.83%,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7.17%。

有文化站1个,藏书3602册,图书流通1740册,村级党员活动室2个,村文化活动室6个,业余文艺宣传队6个。有线电视覆盖率85%,广播覆盖率1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