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尖牙鰕虎鱼
分类地位:
门:脊索动物门
纲:硬骨鱼纲
目:鲈形目
科:鰕虎鱼科
属:拟平牙鰕虎鱼属
种:中华尖牙鰕虎鱼
简介:
体呈延长形,前部稍呈侧扁,近于圆柱状,后部甚为侧扁;尾柄甚短,背缘斜度颇小,几呈直线状,仅枕部或略凸起。吻部略短,头长为吻长4.1—5.24倍;前端略宽而扁,多少呈截状;两侧各有一略宽的长三角形乳头状瓣片,悬垂于上唇且向下超过下颌。眼小,位置颇高,呈背侧位。眼间隔略呈凹下,宽度约为眼径的 7/10—6/7。前后鼻孔均无管,且均位于眼的前方,约与鳃孔在同一水平线上。口宽大,前位,口裂近于水平状,下颌略较上颌为长。上颌骨颇长,约为头长的4/7—3/5,后端达眼后缘后方的下方。舌前端略呈圆形,几全部连附于口底而不呈游离状。肛门乳头颇小,雄鱼的略长而尖,雌鱼的短而钝。体被小型圆鳞,前部的尤小。颊部与鳃盖的鳞片多埋于皮下,不易辩识。背鳍起点前方亦近于无鳞,向前仅在头部的枕部有显明的小鳞。两背鳍以完整的鳍膜连接为一,高度较体高为低;第一背鳍的最后2鳍棘最长,头长为其3.18—3.83倍,第六鳍棘向前距第五鳍棘以及向后至第二背鳍第一鳍条之间均有颇大的距离;第二背鳍稍高,基底颇长。胸鳍略宽而多少呈尖圆形,长度约为头长的5/8—7/10。腹鳍与胸鳍约等长或略短,后缘远不达肛门。尾鳍略宽而后缘呈尖形,约与头长相等长乃至仅为头长的5/6。液浸标本呈灰蓝色。最小标本的体侧有一纵行暗色标本(约6个),背侧沿第二背鳍基底有六个暗色鞍状斑。头顶及项部有不规则的小型暗色斑点。上唇及吻部的乳头状瓣片的末端均略呈黑色。第二背鳍的边缘是暗色,中部尚有一暗色纵带,在鳍的后端处形成一黑色大斑。尾鳍略呈暗色。胸鳍基底有一大形暗色斑。其他各鳍均呈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