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粘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蒙脱石粘土[1]又称“膨润土”、“漂白土”等,主要由蒙脱石族矿物组成。长见的矿物有长石、石膏、方解石、石英和未完全分解的火山凝灰物质。一般呈粉红、白、淡黄、淡灰绿等色。外貌胶状、硬度低、浸入水中剧烈膨胀,无塑性,耐火度低。常由凝灰岩或火山岩在海水或地下水作用下,经风化在碱性介质(pH=7-8.5)环境下沉积而成。因其有强吸收性和吸水膨胀性,故在石油化工方面用途很大,如用于石油、油脂、制糖、造酒、造纸、纺织等工业用作净化剂和漂白剂等。

蒙脱石(montmorillonite)又名微晶高岭石,是一种层状结构、片状结晶的硅酸盐粘土矿,因其最初发现于法国的蒙脱城而命名的,俗名称观音土。其族系物有11种,其成分为(Na,Ca) 0.33 ( Al,Mg)2[Si4O10](OH)2•nH2O ,由二层共顶联接的硅氧四面体片夹一层共棱联接的铝(镁)氧(氢氧)八面体片构成2:1型含结晶水结构,是粘土类矿物中晶体结构变异最强的矿物之一,通过衍射仪慢速扫描的试验结果表明为天然纳米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