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人属古代北闪米特民族,是犹太人的祖先。历史家们使用「希伯来人」一词来指称《旧约全书》中那些族长们(如:亚伯拉罕、以撒等人)的後裔,其时间即从那些族长们生活之时直到他们在西元前2000年末期征服迦南(今巴勒斯坦)为止。以後这些人就被称作以色列人,直到他们由巴比伦流亡返回迦南的前6世纪之末为止。此後这个民族便称为犹太人。
希伯来人(Hebrews)自称是以色列人。他们在纪元前11世纪建立了王国,初代国王是扫罗,第二代是大卫王,第三代所罗门王在位的时候国力鼎盛,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所罗门王死后,分裂成以色列和犹大两个国家。
希伯来文化整体来说就是希伯来人所创造的文化。
希伯来文化对中世纪甚至是现在的欧洲影响都很大,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就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吧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对真理的渴求、明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深刻的判断------这就是希腊文化。希伯来精神则追求公正、要求道德完善、坚持需求人们的行动准则。而这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最严重的莫过于16世纪新教兴起后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狂放的是想和情感的谴责。(原文见Ronald N.strombeg <西方现代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