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组原称“马平石灰岩”。晚石炭世。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广西柳州市(原称马平县)的百子溢及楼梯山;分布于广西、贵州及云南一带。岩性为灰白色、灰色中厚层及厚层块状石灰岩,局部夹燧石结核或白云岩,富含类,下部以麦粒为代表,中上部以假希瓦格为代表。厚100—400米,与下伏威宁组或黄龙组一般呈整合接触,马平组顶部与上伏梁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代表一次重要的海平面下降,可能是冈瓦纳冰盖的极盛期相当。本组大致与苏、皖、湘、桂、浙、赣的船山组及华北的太原组相当。马平期海侵规模缩小.
马平组原称“马平石灰岩”。晚石炭世。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广西柳州市(原称马平县)的百子溢及楼梯山;分布于广西、贵州及云南一带。岩性为灰白色、灰色中厚层及厚层块状石灰岩,局部夹燧石结核或白云岩,富含类,下部以麦粒为代表,中上部以假希瓦格为代表。厚100—400米,与下伏威宁组或黄龙组一般呈整合接触,马平组顶部与上伏梁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代表一次重要的海平面下降,可能是冈瓦纳冰盖的极盛期相当。本组大致与苏、皖、湘、桂、浙、赣的船山组及华北的太原组相当。马平期海侵规模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