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楼组属于早三迭世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广西凌乐县东部罗楼圩附近,故名;分布于广西西部,可分下、上两部分:下部,马脚岭段,灰岩、粉砂岩、页岩、厚150—320米。上部,北泗段,灰岩、泥岩、厚130—570米。本组灰岩中富含菊石,自下而上共分4个菊石段:①齿环菊石段,包括缘带维士菊石带;②佛莱明菊石段,包括广西前皱菊石带、凌云康宁氏菊石带;③欧文菊石段,包括肋状欧文菊石带、尖腹假欧文菊石带;④哥伦布菊石段,包括达尔文提罗菊石带、肋状哥伦布菊石带、前卡民菊石—光叶菊石带。在齿环菊石段之下厚约6米的碎屑岩中,富含瓣鳃类化石。与下伏上二迭统可能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中三迭世早期地层可能为整合接触。罗楼组可与湖北、江西的大冶组相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