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广东湛江市靖海宫坐落于广东湛江市雷州南渡河畔的夏岚北村,距雷州城约10公里。此庙始建于明代,因庙临大海,而奉祀的又是被誉为“海峡和平女神”的妈祖林默娘,故取名“靖海宫”。现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靖海宫”建筑古朴典雅,宫里除神像外,还供奉着一块黑色的大石。这块石头相传以前有一位渔民海里拖网捉鱼,一天起网时,网里没有一条鱼只有一块大石。他气极,随手把石头抛回大海。但奇怪的是,他换了几个地方下网,都网起这块

大石。他怀疑是神灵作怪, 便对石头许愿道:“如果你是神灵,就保佑我捕鱼满舱,我立你为神。”后来,他天天满载而归。渔民很高兴,便将石头立在沙滩上,盖起寺庙供奉。几百年来,这靖海宫香火不断 靖海宫离海边不过十余米,离海面也不过二三米高,但据当地渔民说,不管海上有多大的风浪,海水都打不到宫里。

“靖海宫”有清代翰林李晋熙、进士何达聪等名人撰写的楹联墨宝。楹联碑廊前院镌刻历代名人为雷州及“靖海宫”所题的诗词、名句。碑廊正前面,用高2.5米,宽0.6米的名贵青石镌刻,拼成一墙高2.5米、宽25米的巨型楹联碑廊墙,碑文为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现开辟 “雷州靖海宫楹联艺术碑廊”,此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手书。计划镌刻楹联400多副,首期工程镌刻当代全国30个省市200多位著名书法家自撰楹联墨宝100副。碑廊书法作品丰富,书法艺术诸体皆有,各具风格,神采飞扬,美不胜收。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楹联艺术无疑是一大贡献,也是旅游者享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理想之处。

“雷州靖海宫楹联艺术碑廊”坐落于雷州南渡河畔的夏岚北村“靖海宫”内,距雷州城约l0公里。此庙始建于明代,因庙临大海,而奉祀的又是被誉为“海峡和平女神”的妈祖林默娘,故取名“靖海宫”。“靖海宫”建筑古朴典雅,清代翰林李晋熙、进士何达聪等名人撰写的楹联墨宝,现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雷州靖海宫楹联艺术碑廊”计划镌刻楹联400多副,首期工程镌刻当代全国30个省市200多位著名书法家自撰楹联墨宝100副。楹联碑廊前院镌刻历代名人为雷州及“靖海宫”所题的诗词、名句。碑廊正前面,用高2.5米,宽0.6米的名贵青石镌刻,拼成一墙高2.5米,宽25米的巨型楹联碑廊墙,碑文为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 “雷州靖海宫楹联艺术碑廊”之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手书。碑廊书法作品丰富,书法艺术诸体皆有,各具风格,神采飞扬,美不胜收。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楹联艺术无疑是一大贡献,也是旅游者享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理想之处。

福建靖海宫位于福建省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历史上别称“靖海宫”,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八闽创建较早,声名较著的祷祀“海峡和平女神”宫庙。整个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是悬山顶穿门式木结构,原建筑内分大厅、中殿、神龛,大厅前有戏台,两旁有环楼,台上藻井为五层门拱,四周雕刻人物花卉,宫大门镶嵌四层门拱,飞檐翘角,错彩镂金。厅毁于文革,现存宫面板五进深三开间,藻井绘妈祖图,梁下尚留明知州胡尔造、清总兵吴万福、郡守甄时济重修的题名及清乾隆五十八年“靖海宫祀界”碑刻,记述其神业管理范围,南至浮鹰岛,北至四码列岛,东至嵛山岛,西至本村,可见当年神产之大香火之旺盛。

宫里曾有8幅64帧妈祖图,该图系描述妈祖降生及升化经过。有妈祖朱衣海上飞,平径走湄州,脱险救危船,化身到松山等神奇的传说故事。近年不幸散失,于是凭老人记忆描述予以重绘。并新建宫前两座牌楼及厢房。其宫匾頟及楹联均由名家名人题款,从殿内对联“浪遏三狮潮平五虎神女安澜福宁永福,殿基澳尾门对湄州天圣建庙兴化同兴”,可见民间传说该宫建于11世纪初期,是较湄州祖庙之后的“天后行宫”。

霞浦与台湾一水相隔,三沙港又是最早开放对台贸易口岸之一,近年有百余批台湾渔民和台属慕名接踵来宫朝拜,并募缘献神祗。为弘扬妈祖文化,1997年至1999年先后召开全省性松山妈祖文化研讨会,并出版《霞浦松山天后宫》、《两岸学者论妈祖》丛书,有百余位台湾妈祖信徒,专程来宫为妈祖分灵接台,入入提高了松山天后圣母行宫的知名度。该行宫已列入福建省旅游景点,并在2004年成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会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