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雨中登岳阳楼①望群山

投荒②万死鬓毛斑,

生入瞿塘③滟滪关。

未到江南④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⑤

绾结湘娥十二鬟。⑥

可惜不当湖水面,

银山堆里看青山。

【作者】

1045-1105,字鲁立, 号山谷道人, 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

(1067)进士,任叶县尉。熙宁初,教授北京国子监,知太和县。元祐初,召为

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绍圣二年(1095),贬涪州别驾、黔州

安置。徽宗立,复谪宜州,卒于贬所。所著《山谷内集》一十卷、《外集》十

七卷、《别集》二卷,有任渊等注本,今存。

【注释】

①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②投

荒:贬官到荒僻的地方。 ③瞿塘:峡名,在四川省奉节县附近。滟滪(音艳

预)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

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音浮),瞿塘不可触”的话。

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

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 ④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

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⑤川:这里指洞庭湖。 ⑥这句写风雨凭栏时所

见君山。绾(音晚)结:(将头发)向上束起。湘蛾:《楚辞·九歌》中的湘

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发髻。

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品评】

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正

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

朔旦,独上岳阳楼。”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

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建中靖国元年(1101),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

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

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

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

之后平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

又不能不痛定思痛, 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 凄然一笑。我们读过苏轼的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想见此老真

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技花·

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

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

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是读者所应当注意的。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

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

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

(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

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也是文学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但他的业绩

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对他的评价,也随着

历史上文艺思潮及价值观的不同而大有高低。对黄庭坚的艺术技巧,今后似乎

很值得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