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江水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湄江水库原名凉风洞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改为省水利设计院)完成工程设计,于1958年3月10日开始动工,由湄潭县政府组织施工,以民兵建设兵团的形式修筑,1959年12月大坝基本建成。

1960年5月完成西干渠的87%,水库开始蓄水,后因劳力不足而缓建。1962年12月省水电厅组织工程指挥部复工,由省水电厅农水局第二工程处承担渠系及坝后电站施工,1965年建成,同年12月曾由省水电厅农水局主持进行工程竣工验收。1966年冬到1967年春和1976年冬到1977年春两次加高大坝,始达现有坝高。大坝运行至1968年,由于坝基裂缝发育,渗漏严重,对大坝进行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该工程国家共投资1400万元,1958—1959年一期坝体在施工中曾采用锻烧的黄泥与石灰、石膏混合加工而成的土水泥砌筑坝体的填心部分,用量达2200吨,缓解了当时水泥不足的矛盾。二期、。三期坝体胶结材料为水泥砂浆。坝后电站于1964年底建成,

一期装机2台共280千瓦(一台200千瓦,一台80千瓦),1965年正式发电。1978年增加装机1台240千瓦,后将一期2台改为2~250千瓦。湄江水库砌石坝的模型,曾于1958年8月由水电部组织在郑州召开的全国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经验交流会上展出。进水口闸门及发电管道、灌溉闸阀因年久失修,影响了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1998年贵州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该工程作技术设计,同年5月8日由省水电厅审查通过。同年湄江水库管理所对第三台机组进行了更新改造,将一台240千瓦机组更换成一台250千瓦机组,使电站装机容量达750千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