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大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元旦这天的庆典,最重要的是百官拜见皇帝,称为大朝,它是朝会制度中级别最高的一种。清代元旦庆贺礼,最早是天命元年(1616年),太祖努尔哈赤举行的。顺治年间,进一步将元旦、冬至、万寿节定为国家的三大节。由于皇帝是元旦大朝的主角,整个仪典实际上从皇帝起床便开始了。

元旦这天,皇帝于子正(即午夜零点)即起床,先吃苹果,意为“岁岁平安”,然后来到养心殿东暖阁,行开笔仪,给祖宗牌位行礼,再到慈宁宫向皇太后请安行礼。这些先期礼仪完成后,皇帝回到寝宫,等待百官朝贺。此时,代表皇帝的法驾卤簿与中和韶乐,已陈设于太和殿前和太和门前,礼部官员在太和殿前广场也安设好了官员站位的品级山。天将明时,王公百官在午门外集合,由礼部官员引至太和殿前立位等候。钦天监报时后,礼部官员至乾清门,请皇帝赴太和殿。此时午门鸣钟鼓,皇帝身穿朝服乘肩舆出宫,先至中和殿升座,接受御前官员的跪拜,然后在中和韶乐声中到太和殿升座。此时乐止,太和殿外三台下响起三声鞭响,随着鸿胪寺官员“排班”命令,王公百官各就其位,宣表官手捧表文与两位大学士来到太和殿下正中,北向而跪,宣读皇帝向上天和全国臣民表明心迹的表文。接着乐队奏乐,群臣行三跪九叩礼。百官跪拜后,皇帝赐群臣入座饮茶。不过,只有王公勋爵可入太和殿坐,其余百官只能在殿外原位就座。饮茶毕,阶下再响鞭三声。皇帝在中和韶乐声中回宫,百官按次退下,朝贺典礼结束。

元旦除皇帝个人活动外,皇太后要亲手制做糕点,供奉于神像及祖先牌位前,以示敬意。宫中女眷互相行礼,太监、宫女各向其主行礼,亲郡王的福晋入宫向宫内亲人行礼,进如意、果品等物,同贺新年。

(撰稿人:陆成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