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将常用字母都归在一起,以期提高打字速度键盘布局。1936年由美国人August Dvorak设计。键盘布局见图。
Dvorak键盘的历史
现在通用的QWERTY键盘,以键盘第一排字母的左边6个字母而得名。这种键盘是1868年由Christopher Sholes申请专利,后来在全世界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键盘的一个特点是,常用字母被有意地分隔开了,原因是为了避免打字机里的连动杆(typebar)纠结在一起。
随着技术的发展,连动杆纠结不再成为一个问题。于是,1936年美国人August Dvorak就设计出了另外一种键盘,将常用字母都归在一起,以期提高打字速度,这种键盘被称作Dvorak键盘。
有专家提出,对最优的打字速度来说,键盘应该设计成:
(1) 右手和左手的负荷应该是相等的。
(2) 最大化中间排(home row)的负荷。
(3) 两手顺序交替的频率最大化,并且相同手指的频率最小化。
在这些方面,Dvorak键盘确实做得很好:打字的67%在中间排进行,左右手平衡是47%:53%。QWERTY键盘的打字大多数在最上面一排,并且左右手平衡是57%:43%。但是,QWERTY键盘将连续击打的键放得尽可能远,因而在(3)上占优,有利于提高打字速度。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英文打字速度是在Dvorak键盘上创造的。根据《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Barbara Blackburn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打字员。2005年,她在Dvorak键盘上连续打字50分钟,平均每分钟150个词,峰值速度为每分钟212个单词。
但是不管怎样,Dvorak键盘没有流行起来,世界上最通用的键盘还是QWERTY键盘。
学术界对这个事件存在争论。有人认为,这表明市场存在缺陷,由于用户的惰性,无法推广更有效率的技术。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Dvorak有更快的打字速度纯粹是一种神话,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Dvorak键盘显著地快于QWERTY键盘。
实际上,从技术上看,Dvorak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字母 I 的使用频率比 U 要高得多,但是位置却比 U 差(调整这一项不影响其他指标)。字母 R 的使用频率比 NS 都高,但是位置却不够好。还有 CH、TR、ST、WH 等组合都不是太顺手。
猜想这些缺点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统计、计算条件不是太好。现在有互联网提供统计、计算机做优化,已经产生了一些更好的键盘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