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大法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司法院大法官,是中国台湾依照中国台湾“宪法”于最高司法机关--“司法院”中所设置,具有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之职务、审理政党违宪解散案及“总统”、“副总统”弹劾案权限之常设机关。

“司法院”大法官在一般口语的用法中,通常系指该机关的成员。

任命资格“司法院”组织法第四条第一项规定,大法官应具备下列资格之一:

曾任“最高法院”法官十年以上而成绩卓著者。

曾任“立法委员”九年以上而有特殊贡献者。

曾任大学法律主要科目教授十年以上而有专门著作者。

曾任国际法庭法官或有公法学或比较法学之权威著作者。

研究法学,富有政治经验,声誉卓著者。

具有前项任何一款资格之大法官,其人数不得超过总名额三分之一。

任命程序依“宪法”第78、79条,及“宪法”增修条文第5条规定而产生。 大法官十五人,并以其中一人为“院长”,一人为“副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之。 (自“中华民国”九十二年起实施,不适用“宪法”第七十九条之规定。) 大法官之任期八年,不分届次,个别计算,并不得连任;但并为“院长”、“副院长”之大法官,不受任期之保障。

然而,为因应大法官任期交错制度之施行,“中华民国”九十二年“总统”提名之大法官, 其中八位大法官,含“院长”、“副院长”,任期四年,其余大法官任期为八年。

职权大法官须超出党派以外,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 其职权主要在于审理以下四类案件:

其一、解释“宪法”。

其二、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

其三、政党“违宪”解散案。

其四、“总统”、“副总统”弹劾案。

对于解释“宪法”与统一解释法令案件,大法官以会议方式合议审理;对于政党“违宪”解散与“总统”、“副总统”弹劾案件,大法官组成“宪法”法庭合议审理之。

现任大法官第七届-赖英照(兼“司法院院长”)、谢在全(兼“司法院副院长”)、徐璧湖、彭凤至、林子仪、许宗力、许玉秀

第八届-林锡尧、蔡清游、池启明、李震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