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龙潭组原称“龙潭煤系”。晚二迭世早期。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江苏江宁县龙潭镇一带;分布于宁镇山脉。本组为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含煤地层。按岩性可分为下、中、上三部:下部,黄及灰黄色粉砂岩和长石砂岩;中部,灰黄色砂岩夹煤层,含烟叶大羽羊齿、多叶瓣轮叶;上部,灰黑色页岩及砂质灰岩,含安德生菊石、假腹菊石及喇叭等。全组厚44—120余米,与下伏早二迭世孤峰组可能呈假整合接触。江西的乐平煤系、浙江的礼贤煤系、安徽的宣泾煤系、湖南的斗岭煤系、云南的宣威煤系均含大羽羊齿植物群,应与龙潭组相当。在南京天宝山龙潭组上部砂质灰岩中产喇叭,证明吴家坪组与龙潭组相当,属同期异相沉积。与苏南、粤、湘的龙潭组在时代上相当的地层有三峡的吴家坪组、滇东、川西的峨嵋山玄武岩,闽西南的翠屏山组,广西的合山组及华北的上石盒子组和吉林的一拉溪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