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贞乾(1903-1942) 江苏省丰县李新庄人。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徐州师范,是年任丰县师范校长,兼国民党丰县县党部执行委员。因袒护进步学生,引起县党部的不满,后调任丰县中学校长。

1935年春,李贞乾结识了中共徐海埠特委秘书孙叔平,因政见一致结为密友。孙叔平劝他退出国民党,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李贞乾接受了孙的意见,辞去国民党丰县执委的职务。他在此期间,攻读了《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进步书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七·七”事变后,李贞乾在中共徐州特委领导下,以丰县中学为基础,组织了“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演节目,搞宣传,使抗日救亡运动的烈火燃遍丰县城。国民党当局极为恐慌,扬言要逮捕“服务团”的后台孙叔平及进步学生王效斌、梁步庭、王晓旭等。李贞乾知道后,义愤填胸,亲自到国民党县党部辩理,县党部理屈词穷,未敢下手。不久,李贞乾正式退出了国民党。

1938年春,经王文斌介绍,李贞乾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的家乡--李新庄成立了丰县抗日游击队第六中队。6月中旬六中队又与华山镇抗日游击队合编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八路军苏鲁挺进支队),李贞乾任队长,王文斌任政委。二总队活动在李新庄一带,李贞乾家的枪支、粮食、马匹都献给了二总队,全家26口都参加了抗日工作。这年夏,日军从砀山沿公路向单县进犯,李贞乾运用游击战术,带队埋伏在公路两侧,乘势袭击敌人,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

1938年9月,李贞乾指挥二总队与丰、沛、肖、砀、单5县的抗日武装力量集中到丰县北部围歼汉奸王献臣部,经过21天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王献臣贼心不死,又勾结日军,袭击二总队后方--李新庄、闫庄、温庄,抗日游击队协同民兵,毙伤日军20多人,伪军30多人。

1939年6月,李贞乾率队挺进鱼台,谷亭一战,消灭日、伪军700余人,并活捉伪县长朱启森。7月被鱼台县10个群众团体选为该县抗日政府县长。1940年湖西专员公署成立,李贞乾任专员,他认真贯彻党中央指示,迅速成立了专区、县、区、村四级政权,同时建立县大队、区中队、村民兵小队等抗日武装,还成立了各级农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妇联、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

1942年12月20日,日本侵略军石井师团纠集步骑炮兵及各县伪军10000多人,对湖西抗日根据地实行拉网合围,李贞乾率领专署机关、部队奋勇抵抗。突围时,不幸中弹,以身殉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