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采血,加抗凝剂混匀,置容器中,虽然停止了流动,但在一定时间内,红细胞仍悬浮于血浆中,随后,许多红细胞彼此的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成串钱状,称为叠连。

叠连起来的红细胞,与血浆接触的总面积减小,而单位面积上的重量增加,即逐渐下沉。决定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因素在血浆,同一个体的红细胞悬浮于不同的血浆里,其沉降率不同。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原理,可能是红细胞表面有带负电荷的唾液酸糖蛋白,同性电荷相斥,故红细胞不易聚集,而保持悬浮稳定性,如果血浆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增加,被红细胞吸附后,使其表面的负电荷量减少而易于叠连。正常人之间的血沉差异很小,某些疾病使血沉改变,如风湿热、结核病等患者,血沉增快。有些疾病引起血沉减慢,如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红细胞沉降率的正常标准随各种测定方法所用血沉管的内径、血栓的高度和抗凝剂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