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巾起义遗址在河北省巨鹿县阎疃乡黄屯,今尚有东汉时瓷片、砖、瓦等,古井已平。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当时宦官专权,横征暴敛,豪族地主又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破产逃亡,成为流民。太平道首领张角以行医为名,秘密进行组织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并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各地同时举行起义,起义军以黄巾裹头,故被称为黄巾军。他们焚烧官府,捕杀官吏,攻打地主坞壁,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东汉政府派皇甫嵩、朱仙、卢植等率军镇压,先后在南阳、颍川和河北地区为张角、张曼成、波才等所败。后来,因起义军缺乏作战经验,在东汉政府军和豪强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下,先后在颍川、南阳失败,同时张角又不幸病死,河北军也连遭失败,张角弟张梁、张宝亦战死。黄巾军主力共经历九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地主阶级,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失败后各地分散的黄巾军和响应起义的农民武装,仍继续战斗,坚持了20多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