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理工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帝国理工校徽

英文名称Imperial College

日语名称インペリアルカレッジ

院校概况伦敦帝国学院成立于1907年,曾是联邦大学伦敦大学的一个加盟学院。学院于2007年7月正式脱离伦敦大学成为一独立大学。中文中,通常被称为帝国理工学院,或简称为帝国理工。

作为一个专精于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大学,帝国理工享有和麻省理工在全世界所享有的声誉,研究水平被公认为在英国大学三甲之列。拥有大约2800名研究人员,其中53名为皇家学会会员(Fellow of Royal Society),57名为皇家工程学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同时,帝国理工过去的成员中,有15个诺贝尔奖和2个费尔兹奖得主。2004/5年度,学生总数11,152人,其中海外学生(非欧盟)约占26.5%。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帝国理工毕业生的起薪为英国之最。在英国大学排名中,帝国理工通常占据第三,除了理工与医学科系外,其商学院在英国排名前列,英国金融时报评出的世界商学院百强中处在中游位置。

尽管是伦敦大学的宪制成员,帝国理工却一直是一个独立实体。2005年12月9日,学院宣布2007年退出联邦制的伦敦大学,并正式开始与伦敦大学磋商相关事宜。[1]一般认为帝国理工的是为了追求更响亮的、自己的品牌。它的退出将有可能极大地影响到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继续留在伦敦大学的信心,甚至令联邦制伦敦大学崩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霍华德•戴维斯爵士发表声明,表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决定不会退出伦敦大学,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将对2007年9月入学的新生开始颁发学院自己的学位。)一般来说,帝国理工的学生被授予的是以伦敦大学名义颁发的学位,但现在学生将可以自己选择获取帝国理工的学位或是伦敦大学的学位。帝国理工在2007年7月8日,正式脱离伦敦大学,并庆祝其一百周年校庆。

校园和校区

帝国理工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但大部分院系还是在南肯星顿校区,位于英国伦敦久负盛名的海德公园南边和皇家阿尔伯特大堂旁,在伦敦的西敏寺市和皇家肯星顿和切尔西区交界处,一个学术机构密集的区域。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协会都在附近。 还有两个较大的校区并不在伦敦,贝克郡的Silwood Park校区在和在伦敦东部60英里的崴校区(Wye Campus)。

南肯星顿校区中央的女王塔,是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塔高287英尺(85米),是从前帝国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它原来是一座大楼的一部分,塔内还有以前设置水缸的大堂。在1960年代,帝国研究院拆卸,帝国学院在研究院的原址扩建。1966至1968年,塔进行改建,成为一座独立的建筑物。塔里面悬挂着10口大钟,是1982年来自澳洲的礼物,以王室成员的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的王室成员生日或其它王室纪念日,大钟都会在下午打响。

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学院在南肯星顿校区还有一个中心图书馆,其中包含了科学博物馆的图书馆,面向登记的公众开放。中心图书馆,平日每天开放到深夜11时,临近考试的几个月实行24小时开放。

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赠两千七百万英镑帮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学院大楼,被命名为田中商学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04年命名田中商学院的正门为帝国学院的“正门”。

学院每年花费巨额资金在不断翻新学院的设施,最近的工程包括翻新南肯星顿区的大楼,重建学生宿舍和一个于2006年初建成的新体育中心。

学校排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2007全球大学排名显示,伦敦帝国学院世界排名第五。在2006年的排名中帝国理工为第九,2005年的排名中为第13. 而上海交通大学制作的ARWU排名中,帝国理工一直位居第23位,而牛津和剑桥也仅位居第13和第15位,一般认为ARWU太过于重视诺贝尔奖和美国大学。而相应的THES也被批评为太过青睐英国院校。而参考了THES和ARWU之后,Newsletter制作的全球百佳大学里面,帝国理工为全球第17名。

在理工科方面,帝国理工为欧洲第一,在全球位居第四(2005,2006)。这些著名理工科大学有 加州伯克利,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帝国理工,印度理工和苏黎世理工等。

在英国学校排名(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中,帝国理工一直位居第3,只有1999年曾经超过牛津成为第2。

该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百五十八。

2008年的《泰晤士报》里,帝国理工学院世界排名为第六。2009年,重新回到第五位。

历史帝国理工于1907年由城市和行会学校(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皇家矿业学校和皇家科学学院合并组成,尽管这三所学院仍然在宪制上保留着自己的实体,帝国学院在1907年七月获得了皇家特许状,成为一个实际上统一的实体。1960年代,随着兼并前帝国学会(Imperial Institute),现在的南肯星顿校区基本成形。

随后,圣玛丽医院医学院(1988),国家心脏和肺学会(1995),查令十字和西敏寺学校(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schools,1997)先后并入帝国理工,组成医学院,作为帝国学院的第四个宪制学院。1997年,帝国理工医学院兼并了皇家研究生医学院,皇家妇产科学会,2000年又兼并了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

同样是2000年,帝国理工又兼并了并不是十分知名崴学院(Wye College)作为它的一个分校区,主要研究环境科学。人们认为帝国学院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崴学院所拥有的大量土地,帝国学院于2005年12月6日宣布崴校区吸引了10亿英镑的投资,将被建成一个世界级能容纳12500人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

2002年,维持了几十年的宪制学院系统被废除,而采用了新的院系制度。

2005年底,学院宣布将合并物理科学院(Faculty of Physical Sciences)和生命科学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组成新的自然科学院(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年12月9日,学院宣布计划退出联邦制的伦敦大学,并正式开始与伦敦大学磋商相关事宜。2007年,学院成立100周年之际,正式脱离伦敦大学,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与中国密切的关系

帝国理工学院有着浓厚的皇家背景和强烈的经费气势夺人,令其跻身世界名院之一。今天,在帝国理工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学生的身影,中国大陆背景的教授已经有3名。郭毅可教授在帝国读书和任教已经18年了。据他回忆,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是在1979年7月抵达英国的,全部是国家公派的大一学生,那是这所学校历史上第一次一次性接收这么多中国学生。

郝爽先生是第一批留学生之一,如今已经是英国一家投资银行的高级经理人。回忆当年,他说:“我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在北京大学上了几个月课后,就被选中去英国学习。”从那时开始,郝爽先生等50名被选拔出来的大一学生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英语集训。为了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学员们集中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宿舍楼里,一天24小时,每个人都只准讲英文。郝爽先生描述说:“那时,我们每人胸前都贴着一个纸条:‘I CAN ONLY SPEAK ENGLISH!’”3个月后,50名学员中的38人穿着统一定做的3个兜的灰色西装,飞往英国。

当时英国不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因此他们被分到3个英国院校,与英国学生一起读大学预科。令英国老师们大吃一惊的是,这群来自陌生国度、衣着古怪、口音很重的年轻人,毕业时竟然有一半达到了3门全部优秀的成绩。而英国本地的学生,只要有两科得到“良好”就可以被相当不错的大学录取了。“那是背水一战啊,”郝爽先生说,“我就是从那时开始戴上眼镜的,真是彻夜苦读,我们是当时那个预科学校最出色的一届毕业生。”

这些第一代留学生和驻外使馆的关系非常密切。“当时我们的食宿由使馆报销,每人的零花钱是一个月3英镑8便士,”郝爽先生说,“因为没有理财的概念,我常常超支,使馆就派一个老同志帮我管账。对我们来讲,那时的使馆同志就像我们的家长。”因为成绩优异,每位同学几乎都按照自己的专业申请到了满意的学校,其中11个同学在1980年进入了帝国理工本科学习,这批学生中的很多人都选择了继续深造。1985年起,选拔对象从本科生变成了博士生

从1985年起,我国公派留学生的政策发生一些变动:选拔学生的主要对象从本科生变成了博士生。杀进帝国理工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接受了完整的大学或研究生教育,甚至在专业领域已经有所建树。今天帝国理工的郭毅可教授就是其中一员。

“获得国家的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的奖学金后,我跑到电报大楼,给帝国理工计算机系的一位教授打了个电报,请求被录取为博士。这个电报花了我300多元,在当时可是一个大数目。帝国理工这位教授接到电报后十分好奇,立即就答应录取我。”在此之前,英国还没有人知道,中国人研究计算机到了什么程度。这位教授更不知道的是,这位从未谋面的中国学生后来成了他的同事,十来年后,又成了他的老板。

博士生们的生活是包干制的,一个月只有220英镑。以伦敦的物价,大家只能几个人分一间宿舍,必须自己动手做饭。为了丰富餐桌,他们的生活逸事不少:博士生们在后院养了一群鸡等鸡蛋吃,但因为有公鸡打鸣,博士们被邻居告了。原来,这在英国是不合法的。警察要求博士们杀鸡,但他们不会,只好请求警察的帮助。还有一次,他们跑很远买了一个大猪头,直接放在火车的行李架上带回来,结果吓跑了一车厢的英国人……说实话,当年的国家公派奖学金与伦敦学生的平均生活费存在相当差距。不过,在谈到这段历史时,郭教授并没有关于困苦的回忆,他总是说,“我们很愉快,我们在做事业,没有人担心钱的问题”。

中国公派留学生个个努力学习,很少有人打工赚钱。帝国理工的博士生通常要读3到5年,而且淘汰率很高,而中国公派的这些留学生不仅每个人都得到了博士学位,而且绝大多数只用了3年时间。大家都认为,中国学生非常出色。郭教授并不觉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比外国人聪明,他说:“我们有明确的理想,我们是来求真才实学,是为了祖国而读书的。目标明确,专心致志,这非常重要。”

1992年起,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自费生

1992年以后,帝国理工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自费生。与公派生相比,自费生的来源相对复杂,但能够被帝国理工录取也很不容易。不少人表现出色,但在学习期间被淘汰下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笔者认识的几个正在帝国理工学习的学生都非常低调,也许因为学习费用高,他们的压力都很大,经常会说,“虽然是个好学校,但学校说明不了什么,能毕业,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算数”。对此,郭教授的看法是,“现在的中国学生的整体优势并不明显,有些同学甚至从入校开始就到处打听毕业时怎样找工作,状态比较浮躁”。郭教授认为,进入优秀的学校,学生和他的家庭都付出了很大代价,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混个饭碗。成为优秀的人才,则需要很审慎地思考和脚踏实地地不懈努力。

教育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共有四个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自然科学院和生命科学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文系,提供选修的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和语言课程。

通常被认为是英国最严格的大学,它授予一等学位的比例和每年的淘汰率都十分引人瞩目,尽管它是英国入学标准最高的大学之一。

教学和研究职员将近3000人,其中53名皇家协会会员,57名皇家工程研究院会员和一名费尔兹奖得主。过去的成员中还有14名诺贝尔奖得主,2名费尔兹奖得主。

帝国理工一贯在英国各种大学排名中名列三甲。综合近来各种大学排名数据,尽管帝国理工是专攻科学的大学,它仍然能够占据综合排名第三的位置,同时排在许多工程和医学院排名的榜首。

从世界上来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的2007全球大学排名表显示,帝国理工世界总体排名第五,在工程和信息技术世界排名第六位(欧洲第二),医学世界排名第七,科学世界排名第十三。

研究帝国理工是英国研究收入最高的一所大学之一,在2002-2003年度,研究收入达到一亿六千七百万英镑。这些收入包括政府,慈善机构和商业机构的资助。

2001年12月的研究评估中,75%的教员达到5*级,是英国最高的。学院评分为6.68(7分满分),排名第二。

学院在生命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级研究有着世界级的声誉,通常被认为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相当,甚至在这个特定的领域超过了它们。

部分知名学生翁文波:中国地球物理学主要奠基人。

高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光纤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沈元: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之一。

王大珩:两弹一星元勋,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玉珊: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结构分析专家。

涂长望: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天从:著名冶金学家。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拉吉夫•甘地:印度总理

T•H•赫胥黎:科学家和作家。

Branislav Ivkovic:政治家。

布赖恩•梅(Brian May):皇后乐团(Queen)成员。

W. H. Perkin:苯胺染料的发现者。

Trevor Phillips:记者和政治家。

西蒙•辛格(Simon Singh):大众科学作家。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 G. Wells):科幻作家。

雷颂德 香港著名流行曲创作人

宣萱 香港著名电视女艺人

郭炳湘兄弟 香港著名商人,财富已超过前香港首富李嘉诚

吕谭平中国联想Lenovo香港总经理

教职员

Leonard Mandel (物理学家, 量子光学创始人)

Charles Kao 高锟(工程师, 纤维光学创始人)

诺贝尔奖得主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7年 THOMSON, Sir George Paget

1948年 BLACKETT, Lord Patrick Maynard Stuart

1971年 GABOR, Dennis

1979年 SALAM, Abdus

2009年 Charles Kao

诺贝尔化学奖

1937年 HAWORTH, Sir Walter Norman

1956年 HINSHELWOOD, Sir Cyril Norman

1967年 PORTER, Sir George

1969年 BARTON, Sir Derek

1973年 WILKINSON, Sir Geoffrey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年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

1945年 FLEMING, Sir Alexander (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

1945年 CHAIN, Sir Ernst Boris

1963年 HUXLEY, Sir Andrew Fielding

1972年 PORTER, Rodney Robert

费尔兹奖得主1958年 ROTH, Klaus

1986年 西蒙•唐纳森 (现任教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