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牡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俗名: 蚝、白蚝、海蛎子、蛎黄、蚵。

产地及产期:

牡蛎为重要海水养殖品种。褶牡蛎和近江牡蛎我国南北沿海均产;长牡蛎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广东。福建较多,为南方沿海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大连湾牡蛎产于黄渤海。产季在11月份至翌年4月份。

介绍:

因外形皱褶较多而得名。贝壳较小,一般壳长3~6厘米。体形多变化,大多呈延长形或三角形。壳薄而脆。右壳平如盖,壳面有数层同心环状的鳞片,无放射肋。右壳甚凹,成帽状,具有粗壮的放射肋,鳞片层数较少。壳面多为淡黄色,杂有紫褐色或黑色条纹,壳内面白色。

形态特征:

褶牡蛎因外形皱褶较多而得名。贝壳较小,一般壳长3~6厘米。体形多变化,大多呈延长形或三角形。壳薄而脆。右壳平如盖,壳面有数层同心环状的鳞片,无放射肋。右壳甚凹,成帽状,具有粗壮的放射肋,鳞片层数较少。壳面多为淡黄色,杂有紫褐色或黑色条纹,壳内面白色。

经济价值:

牡蛎为重要经济贝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1.3克、脂肪2.3克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灰分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物质。除鲜食外,还可速冻、制罐头、加工蚝豉和蚝油。蛎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壳可烧石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