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胡凤林(1899—1938) 原名胡念祥,字仪亭。桓台县田庄镇胡家村人。幼年入

私塾,1919年入甘肃警监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山东,为鲁南道尹周仁寿的幕僚,历

任守备营营长、河北省盐山县警备队长。后辞职还乡。1928年任桓台县警备大队副

兼中队长,多次率部击退侵扰桓台的兵匪。

1937年,日军侵入山东后,他联络爱国志士,收缴溃兵武器,征集民间枪支,

组建起一支近千人的抗日队伍。1938年春,被收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

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第十二梯队,他任司令。胡凤林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

内”的政策,赞成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常以“兄弟阋于墙,外御

其侮”的道理教育部下,并与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真诚协作,共同抗日。1938

年,他率部与敌作战40余次,截火车、扒铁路、攻据点、炸水塔、抓汉奸,给日军

以沉重打击。日军对他恨之入骨,悬赏10万元抓捕他。

1938年7月,他率部开赴四宝山一线布防。日军纠集2000余人,于9月23日深夜

分三路合击。他率部奋起抵抗,终因众寡悬殊,阵地被冲破,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

上来,他指挥部队边打边撤,至花山北麓,腿部中弹。面对数倍于己之敌,他毫无

惧色,誓与敌以死相拼。这时八路军三支队一部前来增援,胡凤林万分感奋。激战

中不幸中弹,英勇捐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