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所专家朱茂炎和其他的同事到贵州江口县去考察,意外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化石,在贵州省江口县翁会村的一个小山坡上发现了大约5.8亿年前的伊迪卡拉纪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螺旋辐射动物实体化石,科学家将其定名为“八臂仙母虫”,是新属、新种。由于具有辐射对称的属性,科学家认为其可能为腔肠动物和螺旋动物的共同祖先。化石上出现一个长着八只“手臂”的生物。从外观上看,化石上的物质直径为20—40毫米,还有八条呈螺旋状的“手臂”,排列规则就像旋涡星系——“仙女座大星云”中的旋臂一样,也正是因为这样,研究人员给它起了个很美丽的名字——八臂仙母虫。经过进一步发现,“八臂仙母虫”生存于5.6亿年前,是典型的双胚层结构。和现代海洋中的珊瑚、水母和海葵等动物很类似。“但不能说,‘八臂仙母虫’就是珊瑚、水母和海葵的祖先,但应该算是‘亲戚’关系。”
2004年科学考古专家在翁会村的陡山沱组上部页岩段发现大量宏体化石,其中包括八辐射螺旋的碳质压膜化石。之后经过数次详细野外发掘,终于发现了直径近3厘米,保存完好的实体标本。研究小组经与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早期动物专家本格森院士进一步合作研究,最终确定其为八辐射螺旋动物。
“八臂仙母虫”是如何生存的呢?朱茂炎说,它的那八个“手臂”并不像章鱼的触角那样显露在外面,“八臂仙母虫”是靠内部的“手臂”蠕动,至于“吃饭”,那就更“文静”了,就是靠“手臂”的表皮细胞吸附海洋里大量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所产生的物质。
“由此可见,‘八臂仙母虫’的生活是很安宁的。”朱茂炎说,它们都是通过自养的方式生活着,没有捕食,大家各自和平相处,所以“埃迪卡拉生物”所生存的时代也曾被描述为一个没有相互捕杀的“埃迪卡拉花园”。也有科学家认为,正是“埃迪卡拉生物”这种“与世无争”的个性,造成它无法适应环境的演变,导致它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灭绝。
我国对震旦系的研究历史悠久,地层出露齐全,化石丰富,与国际地层表伊迪卡拉系吻合。近年来在震旦系陡山沱组相继发现了“瓮安生物群”、“庙河生物群”等重要化石群,也发现过辐射对称生物的印模化石。但是,上述生物群中一直未发现典型的伊迪卡拉型生物化石。这次八辐射螺旋动物实体化石在相当于“庙河生物群”的层位首次发现,不仅重新认定了“庙河生物群”中的八旋痕迹化石为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的真实属性,而且由于辐射对称动物为典型伊迪卡拉动物群的重要成员之一,从而为我国震旦纪陡山沱晚期出现的生物群与国际公认的澳大利亚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