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营销的概念传统营销是一种交易营销,强调将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顾客。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消费者已经习惯这种固定的模式。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有很强的交流性,可以看到现实的产品并体验购物的休闲乐趣,同时也更取得了大众的信赖。
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是由迈卡锡教授提出的4P组合,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进。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利润,而没有将顾客的需求放到与企业的利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而网络的互动性使得顾客能够真正参与整个营销过程,而且其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都得到加强。这就决定了网络营销首先要求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开始整个营销过程。据此,以舒尔兹教授为首的一批营销学者提出了4C的市场营销理论,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成本、便利和沟通。
在传统营销模式中,制造商生产出成品后往往通过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营销渠道对外销售产品,产品一般需要经历好几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臃长的供应链不仅降低了产品的时效性,而且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传统营销的特点传统营销的本质就是借助市场了解客户需求,然后生产出他们需要的产品。
1.服务思想急待提升,服务体系不完整。
服务思想事实上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感。冷冰冰的产品通常只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易完成后的价格,而一旦渗入了服务思想就会很快变得生动起来。由于在产品的制造、设计和流通过程中渗透了人们的意识、责任和情感,产品本身和整个营销过程就变得充满了服务精神。然而,在传统的服务概念中,诸多企业对此根本就不强调,甚至于淡化这种服务思想,因而其整个服务就表现得异常单薄,其服务体系的建设也表现的不完整。
这种服务状况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事实上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服务思想会渗透到立体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会渗透到为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执行体中去。而现在我们来看,因为服务思想不到位,整个服务体系的内在核心不到位,这就会影响整个服务的功能和服务体系的水准。
2.服务流程长,服务效果差。
在传统营销形态所包含的服务体系中,通常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是生产型企业本身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另一方面是它所倚仗通路经销商的配合提供的各种服务。这两种服务最后转化成为现实,转化成为消费者可以亲身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服务,都必须有通路经销商的有序配合才能够很好地去完成。但是由于许多中小型企业所倚仗的通路过长,而且在这种过长的通路中,企业所遇到的各种通路经销商的情况有差异,大家各自谋求的利益点,谋求利益回馈的机制均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在整个漫长的通路线上,对服务概念的理解不一样,对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在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所使用手段、方法均不一样。这样每个流通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服务效果也不一样。追根溯源到生产型企业,其最后所表现出来的服务在综合测评指数上则比较低。
这种状况就好像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中的一个节目。在这个节目中,群体的参与者每一个都用挡板隔开,带上耳机,由第一位嘉宾开口说话,做动作,按照题板上的题目进行表演,结果最后复制下来的结果非常可怕,第一个表演者的语言、动作全都变了形。这样一个节目取名叫做快乐传真,它却能引发人们许多生动的启示:管理复制和服务复制的变形。
3.一线服务缺乏力度,整体服务形象不醒目。
在传统企业传统营销形态中,由于缺乏服务思想的整体贯彻,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章程,所以通常在其服务系统的人力资源系统中,往往缺乏专业化的一线服务人员。即便是有这样的服务人员,往往也没有把它当做一个重要的岗位,因而没有对处于这样一些岗位上的服务人员和以这些服务岗位相互连缀而成的一线服务体系的系统培训。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它们表现在具体的服务中缺乏特色、缺乏力度,有时甚至是敷衍了事;这种服务哪里会有光彩夺目的形象呢?所以,真正的问题就在于,传统的服务体系也许作为企业、作为从业人员均付出了很多,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在效果上表现不好,这样一种状况到底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在于传统营销本身的经营特点和我们服务体系的系统化建设。
总之,传统营销中的传统服务体系,除了少部分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很强的国际经营意识的企业有一定的水准和深入人心的服务体系之外,大多数经营企业并没有把这种服务体系的建设延伸到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上来,没有真正地沿引到实现市场化的竞争优势上来。
传统营销的类型当代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思维的反映,人脑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各个部分组成。据此,可把顾客的不同体验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
感官营销
感官营销就是利用各种感觉,通过诉诸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创造感官体验。感觉营销能用来实现公司和产品差异化、激励顾客还能为产品带来增值。
情感营销
情感营销就是充分利用顾客内心的感觉和情感创造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对某种品牌持有的略微好感(比如非耐用品牌或服务或工业产品),也可能是非常强烈的自豪感和欢乐情绪(比如耐用品、技术产品或社会营销活动)。众所周知,大多数影响发生在消费过程中。因此千篇一律的情感广告常常是不可取的,因为不能在顾客消费时激发出他们特定的情感。情感营销所需要的是深刻理解哪些刺激因素能够激发出顾客的某些特定情感和意愿,吸引顾客作出选择决策。类似于网络营销中的找到意见领袖、核心人群并引导他们使用和发表正面的评论,这才是吸引顾客情感的营销方式,比如淘宝推出社区性质的淘江湖,365商城 B2C平台建立资讯频道,这都是一种典型的情感营销渠道。
思考营销
思考营销诉求于智力为顾客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通过让人出乎意料、激发兴趣和挑衅促使顾客进行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高科技产品通常比较普遍采用思考营销方式。但思考营销并不局限于此,如今很多其他产业也开始在产品的设计、销售和与顾客的沟通中采用思考营销方式。
行动营销
行动营销的目的是影响身体体验、生活方式并与消费者产生互动。行动营销通过升华顾客身体体验,向顾客展示不同的故事方式(如在B2B和工业市场)、生产方式并与之互动。
关联营销
关联营销包含了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营销的很多方面。然而,关联营销又超越了个人感情、个性,加上“个人体验”,而且使个人与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产生关联。
关联营销诉求于自我改进(例如,期望中的未来的“理想自己”)的个人渴望,希望别人(例如,亲戚、朋友、同事、恋人或是配偶)对自己产生好感。让人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一种亚文化、一个群体等)产生关联,从而建立个人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同时让使用该品牌的人们形成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