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伦·坡之后,英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另一位侦探小说家威廉·威尔基·柯林斯(william Wilkie Collins)。
柯林斯(1824——1889年)生于伦敦。父亲是画家。他早年就读于海堡私立学校,12岁随父母移居意大利。15岁回英国伦敦学习法律,后来当律师。23岁(1847年)起学习写作,第一部书是记述其父生平的《威廉·柯林斯的一生》。
柯林斯一生创作颇多,不少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最风行的杂志《家常话》上发表。代表作为《白衣女人》、《月亮宝石》、《新济良所》。其他如《可怜的芬区小姐》、《一个流氓的一生》、《黑袍》等均有影响。
《月亮宝石》是柯林斯侦探小说的代表作。它描绘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暴露了宗教的虚伪,揭露了慈善事业的真相,并谴责了英国侵略军在印度犯下的罪行。这部侦探小说成功塑造了克夫探长的生动形象:通过对月亮宝石案件的侦破,充分显示了侦探艺术的精娴以及他料事如神的本领。书中其他人物也栩栩如生,如雷茜儿的闺秀气度、罗琳娜的痴迷、克莱克的伪善、西格雷夫愚昧昏庸,都入木三分。读完全书,读者无不称克夫探长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据柯林斯自述,他塑造的克夫警官是有原型的。他以英国警察厅刑事部的一位警探的真人真事为模特,加以文学想象,从而使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如果把克夫警官与19世纪初雨果笔下的沙威警官相比,克夫的形象无疑更加可爱,这也说明社会与人民对警官这一形象观念的转变。
柯林斯在1854年结识了当时英国文豪狄更斯,毫无疑问,他创作侦探小说是受到狄更斯的影响,但他比狄更斯早两年写出了侦探小说《月亮宝石》。从发表侦探小说的顺序而言,柯林斯的侦探小说也启发了狄更斯,狄更斯在《月亮宝石》出版的后两年(1870年),才发表了《艾德鲁·特鲁德案件》。
如果说爱伦·坡开侦探小说之先河,那么柯林斯的贡献,在于他把侦探小说从短篇引向长篇。《月亮宝石》长达40万字,在破案过程中,分头叙述不同的故事,然后串联起来,散而不乱,错综复杂,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力。柯林斯的第二个贡献,突出了“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创作原则。他在写破案的同时,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并突出了克夫探长的个性以及心理特点,这就大大提高了侦探小说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