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于2005年,由 南营 张坊 大姜 三所中学合成。
校训:尚德志学 求实创新
校风:团结奋进 争创优先
教风:爱岗敬业 严谨治学
学风:勤学多思 文明和谐
校长寄语:
北郊中学是圆梦的场所,在这里去实现你的梦想;
北郊中学是起飞的跑道,在这里去伸展你的翅膀;
北郊中学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去努力攀登吧!
孝妇河畔的耕耘——记北郊中学校长张传祥
来源:北郊中学 作者:盛洪江 发表时间:2007-11-12 8:29:09 访问次数:271
张传祥同志系周村区北郊中学校长,他从教20余年,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校长,走出了一条拚搏、奋进、奉献、艰难而光辉的历程,他爱岗敬业、勤奋耕耘、潜心教研、科学管理,为北郊镇教育事业的未来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成长篇:无悔青春、倾洒杏坛
张传祥,1956年出生于周村区西坞村。1980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大姜中学任教,后又调至南营中学。在教学中,他潜心研究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连续4年送毕业班,兼任学校团委书记。1990年,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调任镇教委教研员。在担任教研员期间,他深入到老师和学生中间,积极了解情况。针对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主抓的学科成绩有了可喜的变化,受到了领导和教师的好评。1993年秋,他调任西坞小学校长,2001年,又被任命为张坊中学校长。步入学校领导岗位后,他面临的事务更多了,担子更重了:资金不足、设施简陋、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一个学校的健康发展。对此,他没有畏难退缩,而以更大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工作当中,和老师们同甘共苦、挥汗如雨、力排众难。
春雨浇得芳草绿,校园迎来丰收果。原来教学成绩一直徘徊在低谷的张坊中学,竟奇迹般地连续四年进入到全区前列,连续四年被评为教学先进单位。2005年秋,随着周村区合点并校工作的逐步深入,北郊镇原大姜、张坊、南营三所中学合并为北郊中学,张传祥被任命为周村区北郊中学校长。他怀着对党的工作的满腔忠诚,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又开始了新的跋涉历程,在中学校长这个岗位上耕耘着、感动着、收获着……
建校篇:身先士卒、艰苦创业
新校伊始,百废待兴。站在崭新的教学楼前,张校长思索着:合校、搬家、开学,100多名教职工、1000多名学生,这些该从何处着手?整整一个暑假,他带领全体职工,牺牲了休息时间,奔波于几个学校之间,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建设校园。针对学校资金短缺的客观现实,他向全体教职员工发出“校园是我家,人人爱护它,家里有困难,奉献你我他”的倡议,号召全体员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全体教职员工不计个人得失,齐心协力,把分散于三校的教学、办公设施,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全部搬运到新校安置好,仅此一项就节省了支出近万元。好不容易教学设施基本到位,新的困难又摆在了眼前:校园内建筑垃圾成堆、校园地面没有硬化,一下雨就泥泞难行。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资金,可新校初成,留在学校账目上只有十几万元的债务,怎么办?学校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张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跑原料厂家、跑施工单位,费尽口舌,在事先没有支付一分钱的情况下,校园建设开工了。为切实监督工程质量,一连二十多天,他吃住在学校,直至工程顺利竣工。学校如期开学了,他人却黑瘦了许多,妻子、女儿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都埋怨他:“这么拼命的干,你图什么呀?”他想了想,说:“我不贪图什么,只是在什么位置上,干好我应该干的,这,是我的工作!”朴实无华的言语,却饱含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与执著!
治校篇:坦荡无私、关爱教师
合校伊始,原先分散于3个学校的100多名员工,汇集到一起。张校长深知,一支教师队伍如果没有很好的向心力、凝聚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要想打好教学这场攻坚战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一支团结、实干、公正、无私的领导班子。为此,他多次召开中层会议,强化团体意识、公正意识,“教师是我们学校最大的财富”这一理念已深入到全体员工的心中。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就组建了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融入到了北郊中学这一新的集体中了。人性化的管理是北郊中学管理的一大亮点,“当老师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学校经济困难,不能给老师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难题,我这个当校长的内心有愧,可我们一定让每一名教师来学校安心,到家里放心”张校长如是说,也是这样做的。学校女教师张红玲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心脏病,张校长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为她联系医院。在她住院期间,多次探望慰问,并嘱其安心养病,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一年来,无论哪位教师遇到了难题,他都竭其所能,把学校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师们的心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教师们又把这份感谢融入到工作中去,使学校的整体工作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孝妇河水换容颜,北郊沃土谱新篇。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么一支团结实干、公正无私的干部队伍,有这么一个协作进取、不断进取的教师团体,北郊中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