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庭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人身高与赤足长的关系系数,对现代刑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光庭的一系列测量表明,在现场上发现的足球鞋印,可以找到它的厂号标志,只要有了鞋的号码,也就找到了身高的概率。具体方法是:把鞋印长减去内外差、放余量的和(约20毫米左右)作为常数,推断身高的公式是:
鞋印长—常数=赤足
身高=赤足×6.876(刘氏身高系数)
总的原理:凡是内侧磨损较重的人都比较年轻,外侧磨损重的年龄大。根据这个原理,刘光庭把足球鞋底前10个点的中间2个点定为中心,此处磨损重为壮年;中心往前磨损重是青少年;内4个圆点、外4个圆点磨损重的接近老年;外侧6个圆点、内侧6个圆点平行没边缘磨损的是青少年;向内发展的是青少年,向外发展的是中老年。
刘光庭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可以使案件侦破过程中缩小排查范围,减少警力投入,争取时间。
刘光庭研究成果中经典的仍可一觑:
用足迹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在中国古已有之。夏、商时期已有证据制度,但尚无有关足迹方面方面记载;周代断案凭向“神誓”分辨是非曲直;秦代(公元前221-206年)已把足迹作为侦破案件的证据。
落脚痕迹鞋后跟磨损对年龄的推断:少年时期(8-17岁),起脚有力落脚较轻,落脚线跨短;青年时期(18-28岁),行走速度较快,起脚重而有力,落脚仍轻,但跟压而正,转跟后侧有虚边,相比少年落脚稍有伸长;壮年时期(29-39岁),足迹压痕反映较均匀,后跟重压呈椭圆,相应有擦痕出现,落脚线比青年加长,并有偏向外侧伸长趋势;中年(40-50岁),行走速度较慢,用力不强,起落脚变化,压痕前轻后重,内轻外重,后跟压痕加重,擦痕较青年增大,落脚线距较青年又延伸;老年(50岁以上),行走速度缓慢,起落脚低而无力,足迹边缘不完整,前尖压不实,有虚边,易出现挑擦痕,压痕前轻后重,内轻外重,后跟压痕明显加大,擦痕更大,落脚线再度伸长,并向外侧延伸。
从足球鞋号码,找出身高的概率。具体方法:把鞋印长减去内外差(嘿嘿内外差的计算保密)、放余量的和(约20毫米左右)作为常数,推断身高的公式是:鞋印长-常数=赤足 身高=赤足*6.876(系数)
鞋底圆点变化原理:凡是内侧磨损较重的人都比较年轻,外侧磨损重的年龄大。根据这个原理,把鞋底前10个点的中间2个点定为中心,此处磨损重为壮年;中心往前磨损重是青少年;内4个圆点,外4个圆点磨损重的接近老年;外侧6个圆点,内侧6个圆点平行没边缘磨损的是青少年;有内发展的是青少年,向外发展的是中老年。
随着年龄增长,足迹前掌的重压面部位逐步而缓慢地向后、向外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在一个年龄阶段中重压面的位置变化较小,是相对稳定的阶段。这就是运用足迹前掌压面后向后向外移动反映在圆突花纹上推断年龄的原理。
根据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适应性,人体行走运动,习惯动作,运步方式的特定性和相对稳定性,人体重力在脚掌面上颁布不均的特点,以及鞋脚型与穿鞋鞋底相适应的关系等,决定着脚掌面着力点、着力面、着力大小和穿用鞋鞋底磨损点、磨损面、磨损轻重程度以及鞋印反映出的压力点、压力面、压力大小相一致的原理,利用鞋底磨损特征,对同一个人穿用不同种类花纹诉鞋子可以作同一认定,结合其它形象特征鉴定结论将会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