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脚镇
岩脚镇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距特区机关驻地23公里,全镇共辖25个行政村、1个社区,14555户55843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仡佬等民族。全镇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9283亩,耕地面积36238亩,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200-1300米,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年均气温在10℃-15℃之间,全年积温5500℃-5600℃,有效积温在14℃左右,无霜期290-320天,年日照876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醋暑,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镇内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是六(枝)纳(雍)、六(枝)织(金)公路主干线。
岩脚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曾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素有“小荆洲”之称;水资源丰富,岩脚河纵贯全境,汇入三岔河,为乌江上游主干支流。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牂牁江风景区回龙溪景区,山峰奇秀,水质碧绿,与悠久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被誉为长寿村的木贡有尚待开发的温泉,终年水温为29.3℃,有富含锶、偏硅酸等24种微量元素的富硒复合型矿泉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现已探明储量7500万吨;矿产资源丰富,有重晶石、硅铁、高岭土等;有天麻、杜仲、桃仁、金银花、何首乌、野人参等多种中草药;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岩脚面条、岩脚醋、岩脚臭豆腐、岩脚凉粉、岩脚糯米酒等,风味独特、享誉遐迩。
文教卫生、通讯事业蓬勃发展。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3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2%,通讯网络建设进度快,安通17个村程控电话1024门,电话普及率1.8/百人,中国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各村,安装村级广播站25座,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岩脚属典型农业大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立了冬瓜协会、养鸡协会、养猪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冬瓜、杨梅、土鸡等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岩脚冬瓜80%远销云南。2002年8月7日,原省委书记钱运录到冬瓜协会视察时,对协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镇党委、政府把二、三产业发展与农业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境内建有煤矿一个,硅矿一个,富硒复合型矿泉水(高尔夫)经深山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已打入省内外市场。小城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兴建发展街一条,镇中心区人口达1.1万余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366万元,工业产值3821万元,社会零售总值达1097万元。
为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岩脚的发展思路是:抓住西部大开发及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科教兴镇、开放带动,向城镇化发展。打响旅游牌子,充分利用梭戛生态博物馆、织金打鸡洞旅游线,开发好、建设好 回龙 溪旅游景区,发展集避暑、休闲、度假、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做好农业这篇文章,发展杨梅,冬瓜、梨子等无公害绿色产品,发展养牛业,建畜牧大镇,形成农业产业合理布局;构建电力新支柱,争取六枝电厂项目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