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腐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气腐蚀 atmospheric corrosion

材料或零件在大气环境下发生的腐蚀。金属置于大气环境中时,其表面通常会形成一层极薄的不易看见的湿气膜(水膜)。当这层水膜达到20-30个分子厚度时,它就变成电化学腐蚀所需要的电解液膜。这种电解液膜的形成,或者是由于水分(雨、雪)的直接沉淀,或者是大气的湿度或温度变化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引起的凝聚作用而形成。如果金属表面只是处于纯净的水膜中,一般不足以造成强烈的电化学腐蚀。大气环境下形成的水膜往往含有水溶性的盐类及溶入的腐蚀性气体。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有湿度、大气腐蚀性成分等。预防大气腐蚀的措施有:(1)选用耐蚀材料,如耐蚀钢比普通碳钢耐大气腐蚀性能高2—4倍;(2)采用覆盖层防护;(3)降低环境相对湿度;(4)采用防锈油、缓蚀剂等。

能实施腐蚀试验如:盐雾,霉菌等以及气体腐蚀试验的单位主要有: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服务中心、航天环境可靠性试验与检测中心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