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堂,一般指通过系统学习做合格父母的场所或者方式,是有别于家长学校称谓和内容的课堂。
最早提出父母学堂概念的,是策划和推广李阳疯狂英语与赏识教育的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建,最早的合作开办机构是深圳实验学校和赏识教育机构,课程开发人为《赢在父母》作者李忠辉、冯琳,以及退休老人王连科,这是华人社区第一个原创课程的父母学堂,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2005年2月,国内第一家提供父母系统学习课程的父母学堂,由李忠辉创办的机构独立承办,继续提供和开发新的学习内容。
2006年1月,专著《赢在父母——解密好孩子成长规律》,根据该课程讲义整理首次出版。
2007年8月,父母学堂创办者,在巡回各地作“赢在父母”家庭教育讲座之后,为了方便大家继续交流和学习,建立了一个网络方式的“本源学习圈[1]”,同时,国内第一个创新开办网络跟踪咨询。
传统的家长学校,通常内容是学校和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成绩、在学校表现等情况;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家庭教育却没有及时地同步发展,相对而言,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重视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共同看法。深圳市妇联就曾经有一个推进父母系统学习立法的一个规划。
从2006年开始,国内纷纷有更多知名人士、以不同方式参与父母学堂概念的传播,父母需要学习获得“驾照”,越来越深入人心,父母学堂创始人李忠辉提出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口号,已经被广大的父母所熟悉。
李忠辉[2]在解释“父母学堂”为什么是这个名称的3个理由:
1、学堂自然区别于学校,自然要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强调系统学习的本土化适应;
2、孩子成长的责任人是父母,父母的角色比家长更明确,去“家长”的历史内涵与负面角色;
3、传统的学校是老师教、学生学;而学堂呢,倡导互动与自己学,学堂不是教室,不是教的场所,是学习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