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路机压路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种类按照压实原理可分为静碾压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冲击压路机三种;按照碾压表面材质及形状可分为单钢轮、双钢轮、羊脚轮、橡胶轮压路机四种。
静压式压路机
以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适用于各种压实作业,使被碾压层产生永久变形而密实。又分钢轮式和轮胎式两类。
钢轮式压路机
碾轮构造有光碾、槽碾和羊足碾等。光碾应用最普遍,主要用于路面面层压实。采用机械或液压传动,能集中力量压实突起部分,压实平整度高,适于沥青路面压实作业。
按轮轴布置有单轴单轮、双轴双轮、双轴三轮和三轴三轮等种。以内燃机为动力,采用机械传动或液压传动。一般前轮转向,机动性好,后轮驱动。为改善转向及碾压性能,宜采用铰接式转向结构和全轮驱动。前轮框架和机架铰接,以减少路面不平时的机身摆动。后轮和机架为刚性联接。采用液压操纵、用液压缸控制转向。前后碾轮均装有刮板以清除碾轮上粘结物。还装有喷水系统,用于压实沥青路面时,对碾轮洒水以防沥青混合料粘附。为增大作用力还可在碾轮内加装铁、砂、水等加大压重。
钢轮式压路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是机重和线压力。80年代各种钢轮式压路机机重范围约为:两轮压路机2~13吨,三轮压路机1~15吨,按需要可加压重1~3吨,三轴三轮压路机13~14吨,加压重后为18~19吨。
轮胎式压路机
碾轮采用充气轮胎,一般装前轮3~5个,后轮4~6个。如改变充气压力可改变接地压力,压力调节范围为0.11~1.05兆帕。轮胎式压路机采用液压、液力或机械传动系统,单轴或全轴驱动,宽基轮胎铰接式车架结构三点支承。压实过程有揉搓作用,使压实层颗粒不破坏而相嵌,均匀密实。机动性好,行速快(可达25公里/时),用于道路、飞机场等工程垫层的压实。
历史及发展
提到压路机,不得不对压实技术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曾利用畜群的蹄足对土壤进行踩踏、搓揉和捣实来处理房屋的地基,压实大坝和河堤,在19世纪中叶以前,西方的道路工程以碎石子铺路为主,压实主要靠车辆自然碾压,直到1858年发明了轧石机后,促进了碎石路面的发展,才逐渐出现了用马拉的滚筒进行压实工作,这是最早的压路机雏形,1860年在法国出现了蒸汽压路机,进一步促进并改善了碎石路面的施工技术和质量,加快了进度。在20世纪初,世界上公认碎石路面是当时最优良的路面而推广于全球,压实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知,压路机也随之出现在各个道路施工工地上,19世纪中叶,内燃机的发明给压实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压路机诞生在20世纪初。随后出现的是轮胎压路机,羊足碾压路机与光轮压路机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人们对静碾压路机的压实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增加压路机的重量可使压路机的线压力增加,从而提高压实效果。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致力于开发大吨位压路机,最大的轮胎压路机曾重达200多吨,不过这段时期内,压路机的变化还是主要体现在动力及外形的改进上。
直到振动压实机械的出现,振动压实机械的出现是压实机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划时代的革命,从此压实效果的增长不再简单地依靠重量或线压力的增加。第一台自行式压路机和拖拉机牵引的振动压路机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欧洲各国开发了串联式整体车架的振动压路机。随着不断改进和探索,又陆续推出了铰接式轮胎振动压路机和铰接式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由于振动压路机压实效果好,影响深度大,生产率高,而且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填料压实。因此振动压路机已逐渐成为许多压实工作的标准设备和首选设备。到60年代末,振动压路机的销售已占到压路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一时期,压路机生产的大公司主要有:德国罗申豪森(LoseAusen)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由履带式拖拉机驱动的、装有25吨振动平板的压实机;德国BOMAG公司,推出的手扶式双轮振动压路机;DYNAPAC公司,生产了各种拖式压路机及自行式轮胎压路机等。
70年代,随着静液传动技术、液压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压实技术和压实设备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首先,静液传动应用到压实机械上,通过液压系统流量的控制,可以容易地改变马达的转速,实现压路机振动频率的连续调节,因而使得复杂的传动系大为简化。这一时期,振动压路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振动压路机参数优化方面,并逐步实现了振动频率与振动幅度的无级连续调节,改善了压实效果。
中国压路机行业发展简况
压路机等工程机械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且与相关工业关系极强的产品,涉及技术面广、业务多,主机厂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众多配套厂家的密切配合,约有60%-70%的配套件需专业厂提供。压路机主机生产以产品总体设计、结构件制造、产品配套件选购和组装为主要内容。
中国压路机行业经过4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压路机产销量增长迅速,加入压路机生产的企业不断增加,使压路机制造企业多达80余家,能够生产5-30t振动压路机,4-24t静碾压路机和16-30t轮胎压路机等规格品种较为完备齐全的系列产品,基本形成能够自主开发与生产的完整压路机制造体系,其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这种高速增长的局面,势必将压路机配套件行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7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要的一年,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公路建设施工提早,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市场采购需求的增印?007年全国压路机销售达到了9841台,延续了增长态势。
2008年,压路机销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1-6月份18家压路机企业共销售压路机6086台。主要产品销量比2007年同期增长16.43%。
面对日渐看好的中国市场,世界上著名的压路机制造商纷纷在中国办厂或设立了销售办事机构。目前,德国Bomag、瑞典Dynapac、美国Ingersoll-Rand、德国悍马、日本酒井等世界最著名的压路机制造企业均已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布局,这不仅提高了中国压路机的整体设计和制造水平,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外企业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多样化的品种逐年增加在中国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国内竞争已经演变为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国内压路机行业原有的平衡格局正在解体,国内市场版图的再划分已经全面展开。
国内外品牌
世界压路机知名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德国、瑞典、美国和日本。排在前几位的压路机制造商主要有美国的英格索兰(INGERSOLL RAND,注:英格索兰将旗下的压路机业务于2007年出售给Volvo沃尔沃建筑设备)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德国的宝马格(BOMAG)和维 特根(WIRTGEN)、瑞典的戴纳派克(DYNAPAC)、日本的酒井重工 (SAKAI)。这些国外著名压路机均已经在中国建立工厂并占据国内高端压路机市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额。
反观国内市场,以徐工、一拖、三明为代表的压路机传统优势企业仍然主导着国内压路机市场,徐工集团徐州工程机械厂生产的压路机占行业总销量的40%以上,一拖洛阳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占27%,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占11%,江阴柳工、山推、中联 、三一、常林等其他企业占20%左右。由于有利可图,我国生产压路机的企业不断增多,已由改革开放前的10多家发展到了目前的50 多家。
值得指出的是,以三一、柳工为代表的我国国内压路机生产企业近几年技术进步很快,与国外品牌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很多企业是直接把国外著名品牌的压路机买一台回去拆卸几遍“琢磨”一段时间,然后就推出自己的新型号产品,长期来看,这种照抄的理念是经不起市场考验的,所以国内厂家应该沉下心来,真正的在研发及技术投入资金及精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