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yì ɡēn

意根

佛教语。为六根中的第六根。谓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 清 龚自珍 《五重证义》:“ 观世音 用耳根, 香积佛 众香世界用鼻根, 智者大师 用意根。”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性上》:“意根之动,谓之意识。”参见“ 六根 ”。

佛学知识

【意根】

(梵mana-indriya,藏yid-kyi dban%-po)

(一)六根之一︰指知觉器官所有的知觉能力,亦即掌管知觉作用的心。在十八界中名为意界或意根界。依《俱舍论》卷一所述,此意根虽非离六识而另有其体,但十八界中所以另立意界,是因前五识是以眼等五根为各自之所依,第六意识别无所依,为成此依故说意界。但俱舍等小乘家不许六识俱转,因此,六识中的任何一识起时,是以无间灭的六识身之一为等无间依。所以,前五识是以无间灭的意及五根为所依,第六识唯以意根为所依。在唯识大乘方面,因允许八识俱转,所以,八识各以自类为开导依,第七末那识是第六意识的近所依,因此,特名之为‘意’。

(二)二十二根之一︰指六识界与意界的七心界。如《俱舍论》卷二云(大正29·13a)︰‘意根通是七心界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