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戏曲剧种。

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有时也称“弋腔”或“高腔”。清康熙、乾隆之际曾盛极一时。当时曾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其中“北弋”即指京腔。乾隆末年,秦腔、徽调相继进京后,京腔开始衰落。清末民初河北高阳一带曾有昆弋同台的班社到北京演出,后渐绝迹于舞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