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戏曲声腔。即“二黄腔”。

在南方演唱时均用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故称。流传至北方后,曾一度改用笛子伴奏,但仍沿用胡琴旧名。此一名乐最早见于清李调元《雨村剧话》。目前在西南各地较为流行。在川剧中,胡琴腔与乱弹腔、昆腔、高腔、灯腔并列为五种主要声腔。在滇剧中,胡琴腔与丝弦腔、襄阳腔并列为三种主要声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