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主要在南部山区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禾花鱼食性杂、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刺少肉多,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在50-250克。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廷贡品。目前年养殖面积2.67万公顷,年产量7600吨。
一、桂林禾花鱼

全州、 资源县的禾花鱼是把它用酸水、盐煮过,放在火炉上烘干,吃时放豆豉、蒜、姜,加上辣椒粉———咸辣适宜,味鲜无比,堪称“岭南一绝”。
禾花鱼吃法多种多样。但只有把它“烘”干,才别有一番风味。全州、资源人喜欢将“禾花干鱼仔”在煮和蒸前稍用温水浸泡,佐以豆豉、辣椒粉,配以白酒、味精、放在铁锅里煮。更佳的是待饭要熟时,放到饭上蒸。端上桌来,真是一片稻米鱼花香。其肉质细腻,鱼刺松软、味道浓厚。

夏收季节上市的禾花鱼,是桂林市全州、资源、兴安等县有名的土特产。此鱼饲养于稻田中,夏秋禾花盛开时节靠吃禾花长大,故得名。烹食禾花鱼,只须把其胆取出,不必除去内脏,黄焖、煮汤均可,奇香扑鼻,令人垂涎,食后令人难忘。它还可配上香料煮熟焙干后再用油炸一下,就成了又香、又脆、又甜的饮酒佳品。禾花鱼味道鲜美,我国在唐代已开始饲养,清代一些皇帝曾勒令每年要将其进贡给皇室。 它有鳜鱼之鲜嫩,却避其华贵;举草鱼之价廉,却避其草腥;呈鲫鱼之小巧,却避其多刺;比江、河鲤鱼更富营养,却避其鳞粗刺多
鱼戏珠
用料:全州禾花乌鲤鱼12条,姜丝10克,独蒜12个,葱花5克,藿香碎10克,青红椒丝10克,豆豉8克,盐、味精适量。
烹制方法:炖
制作步骤:
1、 将鱼购回后清水静养1~2天,以吐尽肚中泥沙备用,并将其他的原料洗净,作相应的刀工处理。

2、 去苦胆:用牙签或大号针在鱼身右侧离鱼鳃1厘米处戳一小孔,用力一挤即出。
3、 将挤去苦胆的鲤鱼直接放入冷水锅中,加盖用大火烧开,加盐、姜丝、独蒜、豆豉、转中火炖制20~30分钟,待其汤色乳白,鱼体熟透,加青红椒丝、味精、藿香碎、葱花,再烧煮一下即可。
4、 将鱼逐一摆放在盘中,大蒜放中间。
特点:造型美观,汤汁乳白,富含胶质,鱼肉鲜香细嫩,藿香味浓。
注意事项:1、静养的时间要足够,以便吐尽泥沙;挤苦胆时要倍加小心,若弄破应马上用水冲洗,以免使整锅鱼以苦。2-烧开之前,切忽翻动,否则腥味太重。3、炖制时间要恰到好处,太久,食用时不成形;时间不够,鱼鳞中的胶质溢不出。
二、湖南郴州禾花鱼
1、介绍郴州地处南岭,最高可达2000米,虽然处于湖南南部,山区的气候却比湖南北部冷,山中泉水即使是夏天仍然极其冰凉。禾花鱼是在冷水中吃着禾花长大的,用手摸光滑细腻,可煎可煮,香甜可口,回味无穷,是永春人招待亲朋好友和贵宾的拿手菜。每到稻谷变黄时,也就是禾花鱼上市的时候了。过去,由于生活困难,许多农民将禾花鱼烘干留着自己吃,很少拿到市场上去卖。通过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农民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品牌意识也大大增强。禾花鱼迅速走俏市场,鲜鱼最低卖到了14元/斤,干鱼卖到了120元/斤。禾花鱼必须在七八月水稻成熟前才可能上市。市面上很多禾花鱼都是假的,比如拿普通鲤鱼放在稻田里一个月就拿出来充当禾花鱼。
2、吃法
因为禾花鱼靠吃禾花长大而显得季节性特别强,所以这种鱼的吃法也很讲究,常见的有鲜吃和干吃两种。顾名思义,鲜吃就是从田里捕捉回来直接煮着吃,佐料多半是故乡特有的白辣椒或者青椒和米酒醋,加汤煮成,特色是口味鲜美。干吃的做法过程很复杂,最基本的工序有:剖肚(清除内脏)----盐腌(8小时以上)------油煎(分猪油煎和茶油煎两种风味)------烘烤(分碳火烤和柴火烤)-----贮藏(放在装生石灰的坛子里防霉)。在上述几道工序中,最讲究的是“油煎”这个环节,不让小小鱼身首分家才算上等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