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ain Resnais (1922— )
生平简介阿兰·雷奈,1922年出生。 法国大师级导演,导演生涯从拍短片开始。其中《梵高》获得1949年度奥斯卡最佳短片奖。50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崛起时,他和志同道合的艺术家携手,拍摄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影片,形成左岸派。雷奈一生执导过45部电影,1958年导演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获得很高的评价。1961年他执导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大奖,他还于1995年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从1935年拍摄第一部影片算起,雷奈在电影艺术道路上已经走过将近73个春秋。他的故事片成名作《广岛之恋》是在37岁那年完成的,他的晚年代表作《人人会唱这支歌》完成于1997年,荣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音乐在内的7项恺撒奖,这是他的第17部影片,这一年他75岁。雷奈和他的合作者以法国人熟悉的老歌将复杂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贯穿起来,展现了当今法国社会人与人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微妙细腻的情感,洞悉了人物内心的秘密。这部新颖别致的影片的问世向人们表明,老年雷乃的艺术想象力不仅没有枯竭,反倒愈加焕发出旺盛的生机。
他是法国新浪潮的中坚分子,但跟其他新浪潮影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电影笔记》杂志的背景,他的特点是关注形式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社会和政治议题,经常以时间和记忆作为主题,从严肃文学中汲取营养,从哲学高度看问题;在叙事结构上采用神秘而新奇的手法,摄影华丽,剪辑重抒情性,作品常惹争议。
创作年表短片
1936
方托马斯(Fantomas)
纪录片
1948
凡·高(Van Gogh)
1950
格尔尼卡(Guernica)
1951
高更(Gauquin)
1953
雕像也会死亡(Les Statues Meurent Aussi)
1955
夜与雾(Nuit et Brouillard)
世界全部的记忆(Toute la Memoire du Monde)
1956
15号房间的秘密(Le Mystere de l`Atelier 15)
1958
树脂之歌(La Chant du Styrene)
剧情片
1959
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
1961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
1963
穆里爱(Muriel)
1966
战争终了(La Guerre est Finie)
1967
远离越南(Loin du Vietnam)
1968
我爱你,我爱你(Je t Aime,je t`Aime)
1974
史塔汶斯基(Stavisky)
1977
天意(天命)(Providence)
1978
我的美国舅舅(Mon Uncle d`Amerique)
1983
生活像小说(生活是部小说)(La Vie est un Roman)
1984
生死相爱(生死恋)(L`Amour a Mort)
1986
通俗剧(几度春风几度霜)(Melo)
1989
我要回家(我想回家)(I Want to Going Home)
1991
毋忘(Contre l`Oubli)
1994
吸烟/不吸烟(Smoking/No Smoking)
1997
老歌(On Connait La Chanson)
2003
别在嘴巴上(Pas sur la bouche)
2006
公共场所的私人恐惧(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Coeurs)
个人经历早期经历
阿伦·雷奈,1922年生于法国的布丹,幼年时代,从流行的小说、电影到普鲁斯(Proust)、赫胥黎(Huxley)和曼丝菲尔德(Mansfield)的文学以至漫画都是他涉猎的范围,为了看没有法译本的连环画甚至跑去意大利。
1939年,阿伦·雷奈在巴黎的生活目标是由一个教师到舞台表演。
1943年,他考进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但只读了18个月就退学了。他说那里的课程不及他在昂利·朗瓦的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的经典电影得益大。
电影事业
之后搬到塞纳河左岸的雷奈是以拍摄和剪辑纪录片和“艺术”片为主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在这个时期,他对蒙太奇和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实验。
其中1948年的作品《梵高》35mm的重拍版本,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电影史上,画家的故事是最受欢迎的题材,绘画和电影之间的近亲关系使得后现代的电影艺术家彼得·格林纳威、德里克·贾曼,包括黑泽明都在自己的电影中向画家致敬。
阿伦·雷奈
1950年的短片《格尔尼卡》中用自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把毕加索的名画和他较带希望的作品及超现实主义诗人Paul Eluarcl的解说拼合在一起,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
1955年,他的另一部经典短片《夜与雾》面世,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雷奈不追求细节的重组,而以强调观众主动想象和回忆的独特手法又一次撼动人心,而对于《夜与雾》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记忆与遗忘这个雷奈电影的母题是在这部影片中开始出现的。
戛纳参展
2009年5月22日,继1980年的《我的美国舅舅》后,事隔29年再次获邀前往戛纳参展,他的竞赛新作《野草》(Wild Grass)跟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同属喜剧片种。即将87岁(2009年)的阿伦,在媒体会上表示现在仍不打算退休,另有内地传媒看过《野草》后,认为电影似有向王家卫致敬之意。好像片中男主角沉醉于女主角在电话中的声音,以及男主角跟踪女主角的方式,与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十分相似,尤其像《重庆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