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飞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铁飞花,字碧落,兖州府邹县人。本姓南宫,孔门贤人南宫适之后也。

初,飞花为邹县主簿,以断狱名。上至三司,下及州县,有疑狱者,使飞花至,皆能断。

正德五年,迁兖州府通判。

七年,钦授山东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先是,帝自匿镇纸于座下,使有司缉盗,未果。帝曰:“素闻山东南宫飞花,平冤断狱,未有不就。诏其协查。”及飞花至,帝曰:“盗者虽为皇亲贵胄,必惩之。”对曰:“君王座下,安有遗物?”帝大惊,退左右,曰:“卿安知?”对曰:“观颜色。”帝赞曰:“奇哉!”遂授飞花山东提刑按察使司副使。遣尚宫局女史柳玉清随其左右,录其断狱始末。及成集,帝亲题《碧落飞花集》。

九年二月,钦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十年二月,钦授行大理寺右寺丞。九月,钦授行大理寺右少卿。十月,赐尚方宝剑。腊月,赐姓铁,诏曰:“南宫飞花,名高德大,外刚内柔,特赐姓铁。加先祖南宫适辅国公。”

十一年正月,钦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三月,钦授行刑部右侍郎。六月,钦授行通政使司右通政。冬月,钦授行尚宝司少卿,可自用皇帝信宝,无须奏请。

十二年三月,钦授行北京兵马指挥司副指挥。

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反。镇国公朱宸浫,宸濠弟也,素与飞花相善。御史萧淮疏言飞花与镇国公甚密,当逮之。帝不许。飞花上表辞官,不许。乃表辞帝而去。或曰,飞花当投宸濠。帝怒曰:“朕将自讨宸濠,如擒飞花于斯,朕当割头付尔!”及擒宸濠,未知飞花所踪。

飞花生而有异香,人未达,香先至,世人谓之“碧落花飘香”。南京有流寇匿于野,忽觉异香满鼻,相顾失色曰:“铁飞花至,吾等休矣!”贼首曰:“吾当伏罪自决,留书于铁大人。铁大人仁义,必能宽宥于尔等。”遂留书自决。贼众侯多日,不见飞花至。乃出,见山花遍野。后为吏所擒,述及此事,有司急奏于帝。时,帝在南京,大喜,曰:“不见飞花,誓不返京!”遂诏寻飞花数月,未果。九月,帝不豫,遂还京师。而飞花,莫知其所终。

飞花虽为朝官,常行走于江湖,凡缉盗捕凶,皆躬行亲为。为官十数年,断狱以千计,无冤诉者。上忠于庙堂,下恩及黎庶。

吏部尚书杨一清尝密谋于飞花曰:“今上暗弱,社稷之不幸也。一清常忧思如焚,有废立之意。”飞花曰:“君臣有道。臣者,事君而致其身。君弱臣辱,安能以君故妄论废立。”一清大惭。

飞花善武,然剿贼平乱,常以抚为先。草莽皆敬之,言及呼其职司。

赞曰:遇浊世而不退,当荣辱而不惊,处江湖而不自弃,居庙堂而不自污,守道务本,进退有秩。毅皇暗暗,冠履倒置,不循伦常,然于飞花者,岂非幸哉?

澄怀园主人曰:前朝奇女子何其多矣!铁飞花、李华梅、柳如是、李香君者,皆不让须眉!女子非后不予传者,史家例也。万氏开女子立传之先河,历三朝,皆去之,曰武氏乱政云云,然男子乱政何其一二。迂也。

摘自:张廷玉《澄怀园闲话》

译文:

铁飞花,字碧落(天的意思,很有魄力的字),兖州府邹县人。本来姓南宫,是孔子七十二大弟子之一南宫适的后人。

最初的时候,南宫飞花是邹县的主簿(主理刑狱的副县长),但是破案已经很有名气了。上到中央的三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下到小县城,凡是有破不了的案子,把她请过去,准能搞定!

正德五年的时候,南宫飞花升迁为兖州府通判(府一级的司法长官)。

正德七年的时候,被武宗钦点为山东山东提刑按察使司副使(相当于山东省检察院副院长)。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武宗把自己的镇纸藏到龙椅底下,然后就报案说被盗,一干人忙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谁敢跟皇上说:“借光,动一下下屁屁,看看椅子底下。”)。武宗说:“江湖传闻,山东的南宫飞花破案很厉害,让她过来吧。”南宫飞花来了以后,武宗对她说:“就算偷东西的是皇亲国戚,我也饶不了他。”南宫飞花说:“君王座下,安有遗物?”这是一个双关语,面上的意思是说,普天之下都是你皇帝的,丢到哪都是你的东西呀!武宗当然听出了言外的意思,大惊,把左右屏退,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南宫飞花说:“察言观色罢了。”武宗惊讶的说:“好神奇耶!”接着就把她提拔成了山东省检察院副院长。并派遣尚宫局的女史(相当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里的女秘书)柳玉清跟着她,把她的破案情况详细记录下来。等到编纂成集的时候,武帝亲自题了书名《碧落飞花集》,书名采了南宫飞花的名字和字,很有意境。

正德九年二月,又被武宗钦点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这下成了朝官,相当于国家检察院的第三把手,主理地方事务。

正德十年二月,又被武宗钦点兼任大理寺右丞,相当于国家最高法院的副院长,也是主理地方事务的第三把手。九月,由三把手升为二把手——大理寺右少卿。十月,赐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凑了。可能是因为南宫飞花经常处理地方事务,奏报不方便。腊月,武宗下诏,赐南宫飞花铁姓,诏书上说:“南宫飞花名声好,人品好,行事雷厉风行,但内心缜密,所以赐姓为铁。先祖南宫适加封为辅国公。”武宗很有个性,一般赐姓都赐国姓,他自己却琢磨了一个姓给南宫飞花。

正德十一年正月,武宗又钦点铁飞花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下就成了都察院的第二把手。三月,又被钦点担任刑部右侍郎,刑部主理地方事务的第二把手。六月,又被钦点担任通政使司右通政,这个官位很厉害,看哪里不顺眼,可以直接给皇帝上奏。十一月,又被钦点为尚宝司少卿,这个官位不大,就是管理皇帝印信的机构,但诏书里允许铁飞花直接调用“皇帝信宝”,而不用皇帝批准。武宗对铁飞花的信任,真是比亲妈还亲,皇帝信宝是明朝皇帝调兵用的大印,也就是说,铁飞花可以自行调兵了。

正德十二年,武宗又钦点铁飞花兼任北京兵马司副指挥,相当于中央卫戍部队副司令。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造反。铁飞花和宁王的弟弟镇国公朱宸浫关系很好。御史萧淮上奏武宗,说铁飞花和反贼关系很好,把她抓起来吧。武宗不同意。铁飞花为了避嫌,自己也上表辞官,武宗当然也不同意。于是铁飞花就留了一个辞表,走了。接着就有人说,铁飞花一定是投奔朱宸濠去了!武宗大怒,说:“那我就亲自去灭朱宸濠,如果在那里抓住了铁飞花,我就把自己的脑袋给你!”等到抓到朱宸濠的时候,他也不知道铁飞花在哪里。

铁飞花天生身上能散发香气,经常是人还没到,香气就到了,所以人们给了她一个称号“碧落花飘香”,很好听的名字。南京有一伙流寇藏在山中,有一天忽然觉得香气扑鼻,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以为铁飞花到了,这下玩完了!贼头说:“我还是自杀谢罪吧,听说铁飞花大人大仁大义,我写封信给她,请求她饶恕你们。”然后留下一封书信就自杀了。剩下的人提心吊胆的等了好几天,也不见铁飞花来。实在忍不住了,就出去看看,一看春天来了,已经是山花遍野了。后来这群流寇被抓,说到这件的时候的时候,负责官员赶紧上报了刚到南京的武宗。武宗大喜,下诏寻找铁飞花,并说,找不到铁飞花,就不返京。找了好几个月,也没结果。九月的时候,武宗病了,只好返回京城。谁也不知道铁飞花到底在哪里。

铁飞花虽然是朝官,但经常往地方跑(这里的江湖,指的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地方),凡是擒拿盗贼什么的,都亲自出马。做了十几年的官,审的案子上千,没有一个冤假错案。上对得起皇帝,下对得起百姓。

吏部尚书杨一清曾经秘密对铁飞花说:“现在的皇上太昏庸了,真是社稷的不幸啊!我常常着急上火,琢磨着是不是废了他,另立新君。”铁飞花说:“做天子的和做臣子的都有自己的责任。臣子的责任就是要尽心尽力的辅佐天子。天子无能,是我们做臣子的耻辱啊,怎么能把责任推到皇上身上,而考虑废立之事呢?”杨一清很惭愧。

铁飞花武功高强(而且有兵权),但是剿贼平乱的时候,经常是招抚为先。所以草莽们都很敬重她,每每提到她时,都称呼她的官衔。

赞(不是表扬的意思,是评论的意思)曰:铁飞花在武宗这个混浊的世道里不考虑隐退自保,武宗那么信任她,她也不骄傲,在地方为官的时候,不自暴自弃,在手握大权的时候,能够洁身自好,坚持道义,并做好分内的事,做事进退有度。武宗这个皇帝很昏庸,做事颠三倒四,不考虑常规,但是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铁飞花这样的能臣(因为其他皇帝一定不会任命女子为官的),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澄怀园主人(张廷玉,《明史》主编)说:明朝的奇女子真实太多了!像铁飞花、李华梅、柳如是、李香君这样的女子,比男子都很强!可惜史书不给皇后之外的女子立传。万斯通是第一个给女子立传的人,但是康雍乾三朝的人都不允许他这样做,用武则天的例子来说女子乱政等等,可是男子乱政何止一两个人呢?真是迂腐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