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

刘焱[1],讲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 2002至2003年间,在日本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研修日语教学法与日本文化。主要承担旅游伦理、旅游文化等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 有多年国际导游和外事接待的经验,承担了各种政府会议和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传译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级或厅级课题5项,在《旅游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2篇论文进入ISTP收录,参编教材1部。
安徽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研究中心教师刘焱,男,祖籍江苏如皋,198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刑法学硕士,现为安徽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研究中心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学、中国刑法学、治安管理处罚法学。教授课程: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参与完成安徽省教育厅2004-2007年度《文化冲突下的犯罪形成及其防控机制研究》项目、安徽省法学会2004年度社区矫正课题。2006年8月《加强社区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合著)一文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犯罪社区控制理论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2008年9月《论网络虚拟财产及其刑法保护》(合著)一文获第二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三等奖;2008年9月《少年检察制度的阶段性构建与具体措施运用的探讨——结合暂缓起诉制度在少年检察中的试点》(合著)一文获安徽省法学会等“完善诉讼制度、保障公民权益”论坛研讨会论文三等奖。2009年4月《人本回归:中国刑罚制度改革与创新三十年》(合著)一文获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法律网合作机制成员单位组织的“中国法治三十年”大型专题征文活动优秀奖。
主要科研成果:
(一)著作
《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论》(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二)论文
[1]《刑罚执行社会化中的社区矫正制度》,载《安徽法学》,2005年第1期。(独著)
[2]《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载《安全与健康》,2005年2月下半月版。(独著)
[3]《高智能犯罪研究》,载《法学》,2005年第3期。(合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文摘卡》2005年第2期摘要转载。
[4]《从微观角度探析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第2期。(合著)
[5]《试论犯罪的文化成因及防控》,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合著)
[6]《不当得利行为能否构成侵占罪》,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合著)
[7]《从形式合理性的角度看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载《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合著)
[8]《徇私枉法罪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析》,载《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合著)
[9]《加强社区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载《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犯罪社区控制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8月。载《安徽法学》,2007年第5期。(合著)
[10]《从家庭和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双重预防》,载《首届安徽律师论坛论文集》,2006年8月。(合著)
[11]《论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预防》,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合著)
[12]《文化冲突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群特征和成因探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第6期。(合著)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3]《论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五大特点》,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1期。(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4]《交通肇事罪中刑罚设定与犯罪预防关系反思》,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独著)
[15]《“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情节量刑均衡的比较论证》,载《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独著)
[16]《少年检察制度的阶段性构建与具体措施运用的探讨——结合暂缓起诉制度在少年检察中的试点》,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第2期。(合著)
[17]《智能犯罪人心理探析》,载《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独著)
RS全国女子精英赛第五名姓名:刘焱

ID:KK-*NoNo*
生日:6.24
种族:Human
VS等级:11级
战队:KissKill、FiRst
战术特点:不喜欢WS,速战速决
喜欢的war3选手:SKY
成绩:
RS全国女子精英赛 第五名 、WCGGirl 北京赛区 第二名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姓名:刘焱
简介: 博士
东南大学市政工程系副教授
江苏省土建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 委员
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工程师协会江苏分会 秘书长
江苏省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 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高效低能耗水质控制理论与技术、高层、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城市火灾消防技术、城市水工程、水景工程、建筑中水及回用技术等。正在或曾经主持省科技厅太湖水污染科研项目及省内外其它横向项目。正在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住宅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研究”。
学术成果:
现已在《东南大学学报》、《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工程--《我是水电工能手》专著1部,参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础教程》专著1部,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获授权1项。现为江苏省土建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排水青年工程师协会江苏分会秘书长、江苏省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理事等。曾数次荣获陈达峰、五粮春、香港黄祯庆等土木工程奖教基金。主讲课程:《城市水工程概论》、《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城市给水排水》、《水力学》、《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环保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