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釿布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战国时期魏铸币,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垣釿”桥足布其形制奇特,大小介于一釿与半釿布之间,属中型布。其首部呈圆形,裆部桥足间跨度甚大;其面 倒书,从地名与货币单位共存一体的状况中看,铸期应当在战国早中期。垣:古城邑名, 国属魏地。“垣釿”布和“垣”字圈钱当铸于此。据《史记。魏世家》载:武侯“二年(395年),城安邑、王垣”。王垣即垣,因地处屋山而得以名之,地望在今山西曲县东南 汉时在此置垣县。宋代改为垣曲县沿袭至今。“垣釿”布在先秦货币中堪称翘楚,属古泉名珍之一;其存世极为罕见,目前仅在三枚之内,昔丁福保在〈历代古钱图说〉中列其为无定价品。近年来“垣釿”布偶尔有出土,字体分大、中、小三种,其中以大字者更为珍贵。 目前该布币市场参考价在8万元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