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发音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释义 厌:饱食,过食;脍:细切的肉。饭不因为精致而饱食,肉类菜肴不因为烹调的细致味美就吃得很多。

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示例 “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白话解:(厌者餍也,不厌:不饱食之意也。)饭不因为精致而饱食,肉类菜肴不因为烹调的细致味美就吃得很多。凡是饭因久放,味道变了,鱼烂了,肉腐败了,都不要吃。颜色变坏了不吃,味道变臭了不吃。煮的不熟太生,或过熟太烂了都不要吃。不是吃饭的正餐时间不吃,不照正规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调味品不适合不吃。肉不要吃太多,不要比吃青菜米饭还要多。只有饮酒没有限制,以不喝醉、不捣乱、不闹事为原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