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佳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常佳[常佳,读音作cháng jiā(ㄔㄤˊ ㄐㄧㄚ),满语为Canggiya Hala]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喀尔喀部常佳氏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常佳氏,世居巴林(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anggiya Hala,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蒙古族、满族常佳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常氏。

注:

今俄罗斯联邦的哈巴罗夫斯克,即清朝的伯力,原为满清时期的外兴安省,伯力即为外兴安省的省会。外外兴安省包括海参崴市、海兰泡市、双城子市、尼满市、精奇里市、庙街市、尚塔尔市、乌尔堪市、鞑靼市、雅克萨市、乌第市、苏楚娜市、兴凯市等地。

在伯力市著名的黑瞎子岛上,其三百五十平方公里面积中的南半部已经划定归还中国政府,俄罗斯则另在北半部建好了赌城,伯力市副市长卡扎琴科直言不讳地说,那是专门等着接待中国的各级贪官污吏和太子们前去挥霍中国人民血汗的。

二.郡望:

伯力:清朝前期中国东北边疆重镇之一,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东岸,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亦称作勃利、剖阿里、颇里、婆离、博和哩、波力、伯利等,系女真语同一词的不同汉语音译,原意为“豌豆”。唐朝时期,伯力为黑水都督府驻地,唐开元十年(公元772年)设置勃利州。辽国时期为五国部之一的剖阿里所在地。金国时期为胡里改路(今依兰)辖地。元朝时期属水达达路管辖。明朝时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在其附近的希禅屯置有喜申卫。清朝时期先后由三姓副都统、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管辖。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沙皇俄国在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后,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军到达,以此地作为俄国西伯利亚第十三边防营的屯营地,建立军事哨所,并以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头目哈巴罗夫的名字将伯力命名为哈巴罗夫卡。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沙俄再次强迫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整个伯力地区被沙俄割占。清光绪九年(公元1893年),沙俄又将哈巴罗夫卡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从2008年开始,伯力的黑瞎子岛归还中国政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