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品名称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作品作者汪元量

作品内容西塞山前日落处[2],北关门外雨来天[3]。

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4]。

作品注释[1]毛敏仲:三衢人,为杨缵之客。杨缵,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有传云:“杨缵,字继翁,恭仁皇后侄孙,太师次山之孙。度宗朝,女为淑妃。官列卿。善琴,倚调制曲,有《紫霞洞谱》传世。”敏仲少年时,与杨缵习江西谱。据元代袁桷《清客居士集》卷四十四《琴述赠黄依然》知敏仲盖精于琴理者。北行:当为往燕。

[2]前:《水云集》作“边”。

[3]来:《西湖游览志余》卷六引此诗,“来”作“连”。

[4]蜀中传说,古帝杜宇归隐亡去,其魂化为杜鹃,蜀人因闻鹃啼而怀念杜宇。安史之乱中,两京陷落,乾元二年(759)杜甫避难入蜀,曾闻鹃下拜,借蜀俗寄故国之思:“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此句正用此意,杜鹃喻亡君。

作品赏析《送琴师毛敏仲北行三首》当作于离杭前不久。刘辰翁批:三诗似山谷。

其一为友人送行,并诉亡国之悲。友人北行,诗人自己也不知将流落何方,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失去根柢之感使诗人在友人面前慷慨悲歌,一诉衷曲。第一、二句以落日阴雨的自然景象 象征南宋王朝的衰颓和灭亡,南人的悲泣和北人的嚣张让人不忍卒睹,诗人羞愤交加,结句用典以表心志。南宋拱手亡国的耻辱在汪元量心里留下了时时作痛的伤疤。汪森《湖山类稿》后序曰:“水云先生遭时改步,随三宫北徙,琐尾流离,冰天沙塞,魂消骨折,九死而不一生。 其见诸诗歌,怨而不怒,怜而不激,忧愁摧败,而旧国故都,不忘寤寐,一篇之中,三致意 焉,可谓有守不辱之士矣。”汪元量在燕期间曾任元官,王国维《湖山类稿•水云集》跋曰 :“其仕元亦别有用意,少帝西行之后,水云亦即南归,与方、谢、龚诸贤,迹异而心则同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