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都兰桂(1881—1960)潍县(今潍城区) 于河乡都家村人。幼时读2年私塾,后

随父都渭南学习核雕技艺。20岁后,他用一把雕刀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辛亥革命

时期,他用一桃核,精心雕刻了一件珍品,取名《马拉轿车》。在不足方寸的天地

里,龙腾虎跃的骏马,拉着一辆轿车,在强悍有力、衣着朴实的赶车人扬鞭驾驭下,

奔驰在大地上;面部俊逸,衣冠华丽的乘车人,稳坐车内,似乎陶醉在沿途大好风

光中;骏马的蹄、胸、辔头、套索、串铃清晰可见;轿车的窗、帘、篷、轮、轴形

象逼真。

建国后,老艺人焕发了艺术青春。1955年,他与徒弟考功卿创作了《八马图》

等7件作品,周恩来出国访问时作为礼品赠给外国朋友。1956年罗马尼亚文化代表

团到潍坊, 他送上两件核雕工艺品。1957年4月,苏联伏罗希洛夫来华访问,他和

考功卿连雕5件民间艺术作品, 送给苏联朋友。中央有关单位来信予以祝贺,并指

出:“此种艺术,在我国很有保留价值。”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老艺人”称

号,并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真正体会到当家作

主的责任感。他与考功卿多次商讨切磋,创作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崭新题材

的代表性作品。他精心布局,把千里渡江战役这一波澜壮阔的场面,缩微在一枚普

通桃核雕刻的小船上,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借助高倍放大镜,人们看到:一艘

破浪向前的木帆船,在鼓涨的风帆下,老艄公虎目圆睁、奋力划浆,飘扬的战旗下,

18名解放军指战员,构成一幅姿态殊异而又浑如一体的英雄群像,指挥员通过手中

的望远镜,紧盯着大江彼岸,如同在发出战斗号令,司号员高举军号,嘹亮的号音,

仍似在大江回旋,战士们有的射击,有的投弹,有的划船,形象逼真,而敞开的弹

箱里,子弹历历可数。令人更为惊叹的是,步枪、机枪上的零部件,都清晰可见,

似能自由拆卸,灵活运转,使观者无不交口称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