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猴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年代:晚清

展出情况:不对公众开放

端砚历来被视为“文房四宝”之一,广东的“一石三砚”更是名闻天下,世所罕见。三砚之中,又以千金猴王砚为首。

一石三砚,每一方都酷似一只动物之形,为大自然的天然造化,世上奇观。这三方砚中,一方似猴,为千金猴王砚;一方如鹤,为鹤砚;一方像卧牛,为青牛砚。现在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了其中的千金猴王砚和鹤砚,另外一尊青牛砚始终不见踪影。

千金猴王砚为三大名砚之首,长25·5厘米,宽17·6厘米,长方形,质地细腻温润,娇嫩如小儿肌肤,砚堂内有大片鱼脑冻(石品花纹的一种),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环绕,形成一只蹲着的猕猴图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见,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

一石三砚颇有由来。清朝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时,他有名何姓顾问在肇庆主持开发大西洞,得到一块上等石料,遂请名匠依形制作了这三方砚台。这种天然的名石与能工巧匠的雕刻,使得这三方砚台成为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

千金猴王砚边刻有“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原为何氏及后代珍藏。由于名声实在太大,许多人都想得到,抗日战争中,何氏后代将玉卖给一位古董商,后又辗转到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之手,日本投降后再为接收大员所掠夺,后再度流落民间。上世纪50年代,收藏该砚的主人将其卖给一位姓邓的先生,中山大学商承祚教授得知后立即买下此砚,后再转让给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最终落户省博物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