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鲁共和国(或译瑙鲁)是大洋洲的一个岛国。该国是世界最小的共和国和岛国。
历史
瑙鲁人世居该岛。1798年,英国船只「猎手」号首抵本地,开启西方世界与瑙鲁交流的历史。1888年,瑙鲁成为德国属地。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澳大利亚占领;自1919年起由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管,由澳大利亚代表三国行使职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战后由联合国委托澳大利亚、英国及新西兰共同管理。1968年1月31日瑙鲁共和国独立,同年11月成为大英国协特别成员国。1999年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政治
瑙鲁于1968年1月29日通过宪法,实行共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国会实行一院制,由18名议员组成,任期三年;议员通过全国直接选举产生。其政党政治为松散的多党制,主要有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和瑙鲁党(Nauru Party)。
根据1968年宪法,瑙鲁设最高法院,下设地区法院和家庭法院。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为终审法院。现任大法官为巴里·康奈尔(Barry Connell)。
地理
瑙鲁位在西太平洋赤道以南,为一椭圆形的珊瑚岛,海岸陡峭。沿岸有宽150-300米、海拔30米的海岸带,是全国唯一的农业区。中部为台地,最高点为海拔64米。全岛3/5被磷酸盐所覆盖,无河流,仅西南部有一咸水湖。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35摄氏度,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经济
瑙鲁在第三世界中属于较富裕的国家,国民每人每年平均所得约五千美元。国家经济以磷酸盐开采和国外房地产为主要支柱。磷酸盐矿分布占全岛面积的70%以上,是世界主要磷酸盐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主要销往澳洲、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地;以往磷酸盐外销所得曾占政府收入的半数,然而在长期密集开采之下,该项矿藏已面临耗竭。
由于瑙鲁磷矿石出口下降,近年该国的经济活动水准持续下滑。以1992 年到1996年期间为例,其GDP即下滑10%以上。目前该国最重要的天然资源为磷矿石,可说是已经开采殆尽,为扩展农业及改善自然景观,政府当局利用载运矿石出口的空船,载回泥土填补矿坑,扩大绿地面积,用以开拓农业与畜牧业,这项方案已获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协助。
为确保磷矿枯竭后的国家主权,政府已成立基金进行国际性的营利事业投资,包括运输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金融业。
一般来说,当地的消费物资虽多赖输入供应,惟人口无多,消耗量有限。政府进行海外 投资事业之收入,目前尚可挹注国内经济建设所需,并维持人民生活。近年渔业、旅游业发展较快。
人口
居民多为瑙鲁人,另有少量基里巴斯人、华人和欧洲人。人口约12,000。因国家面积小,瑙鲁依人口密度计算是世界上人口密度很高的国家之一。
文化
节假日 日期 中文名 当地名 备注
1月1日 元旦节 New Year's Day
1月31日 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
5月17日 宪法日 Constitution Day
10月26日 返乡日 Angam Day
12月25日/12月26日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行政区划
* 爱和区 (Aiwo District)
* 安雅巴区 (Anabar District)
* 安鄂滩区 (Anetan District)
* 安尼巴惹区 (Anibare District)
* 白帝区 (Baiti District)
* 泊区 (Boe District)
* 部亚达区 (Buada District)
* 德尼高莫都区 (Denigomodu District)
* 二娃区 (Ewa District)
* 艾珠区 (Ijuw District)
* 湄泞区 (Meneng District)
* 尼柏区 (Nibok District)
* 优雅布区 (Uaboe District)
* 雅连区 (Yaren Distr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