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地,位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镇白雀街,包括“白雀园大肃反”监狱旧址,白雀园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政府治安保卫局分局旧址、明代城门及古城墙、红军井等。是整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址多为清和民国时期建筑,共有房屋二十一间,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
1931年9月至11月,时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的张国焘,为了维持他个人的独裁专政,实施他个人的政治野心,把党和集体领导变成家长统治,对持不同意见的红军指战员进行残酷打击、无情迫害,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制造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肃反运动,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在鄂豫皖苏区历史上写下了极为惨痛的一页。仅在白雀园一地,先后被张国焘以“改组派”、“第三党”、“AB团”等莫须有的罪名而逮捕杀害的红军高级将领就有许继慎、周维炯、庞永俊、肖方、熊爱暄等,还有中下级干部和革命战士2500多名。为了悼念含冤九泉的烈士并警示后人。1982年,光山县人民政府在白雀镇南端白露河畔的香炉山上立碑纪念,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了“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碑”碑文。2002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地所在的白雀园坐落在白露河边的一片冲积平原上,是一个具有典型豫南风格的集镇,绝大部分明、清时期的建筑仍保留原貌,清一色的格扇门、木花格窗、木阁楼,独具江南特色,称为“明清街”,街长一里许,呈条带状沿白露河两岸向南向北扩展,现有保护房屋一千多间,沿河保存有一里多长的古城墙。景点现已对外开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接待游客的五百余人。
附:
白雀园明清街"位于光山县白雀镇,长约500米,呈条带状,沿白露河西岸向南向北扩展,有房屋500余间,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有浓郁的豫南建筑风格。当时的白雀园商户云集,水陆交通便利,从水路码头上岸进城的古城门至今依然完好。已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4月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镇.
解放战争时期,明清古街是我党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驻地。1930年4月,中共白雀园区委、区苏维埃正式建立,同年6月,又建立了中共白雀园市委、市苏维埃。白雀园革命政权建立以后,迅速在全区实行土地改革,并建立了赤卫军工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同时建立了苏维埃经济公社、销售合作社、工农俱乐部和列宁小学。明清古街不仅是白雀区、市党和苏维埃机关的驻地,同时是光山赤卫独立师师部、红73师师部、鄂豫皖红军招待所、鄂豫皖中央分局军委临时革命法庭、赤色民警局等红色机关的所在地。还设立过红军枪械修造所,红军医院、苏维埃工农演讲所等机构,中原军区一纵一旅(皮定钧旅)旅部的驻地也在明清古街。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光山县委、光山县人民政府将明清古街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并对革命旧址进行了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