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纱花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玻璃纱花边

organdy lace

一种用玻璃纱作面料,以抽纱、刺绣、镶拼等技法制成的针绣花边。

玻璃纱花边主要产于中国广东潮州和汕头。19世纪末由欧洲传入。1896年始用潮州出产的夏布(苎麻布)进行花边生产,后又用进口的玻璃纱代替夏布作面料。玻璃纱质地细腻轻薄,用它制作花边更为精细,因而使潮州、汕头地区的玻璃纱花边著称于国内外。玻璃纱花边最初多为镶拼产品,即在玻璃纱上绣制图案,然后剪下镶拼在手帕、台布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玻璃纱花边有了发展,制成精美的重工玻璃纱大台布。

玻璃纱花边的针法和技法有近400种,常用的有抽纱(见抽纱花边)、平绣、垫绣、雕绣、补花、扣眼等。整个绣制工艺要求齐、平、光、亮。玻璃纱花边的品种有各种台布、枕套、被套、手帕等实用品;重工玻璃纱花边手帕和台布则因工艺精巧,价格昂贵而被视为艺术珍品。1980年慕尼黑第32届国际手工业品博览会上,一幅72×108 英寸的“双凤朝牡丹”玻璃纱台布荣获金质奖章。这幅台布以652只凤凰和276朵牡丹为主要题材,陪衬葡萄、小花等,组成对称格局的图案。整幅作品线条流畅,虚实相间,色彩淡雅,格调高贵大方。它由14名技艺高超的女工用5个月时间精心绣制而成,是玻璃纱花边的代表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