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浚(1907—1978) 又名李振河。山东省肥城市车庙村人。幼读私塾。1930年肥城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从事小学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月,参加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 9年任一一五师教导三旅民运部长。1943年调冀鲁豫边区任濮阳县抗联主任,带领群众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冀鲁豫四分区武装部长。

1949年后,任平原省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曾带领省慰问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后,历任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青岛疗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78年去世。

李浚(?~1446),字伯渊,明代乐安州遂家村(今石庙镇御史街)人。永乐初入太

学,后升为监察御史,巡按四川。

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李浚以父丧回籍家居。1426年,宣宗即位。乐安州汉

王朱高煦蓄谋举兵夺位称帝,派人致请李浚。李浚佯为应诺,托疾不往。为揭发汉王

谋反之事,他先召族众共谋,又让母亲和两个儿子离家避险,然后至济南请都指挥使

靳荣发给符验以便进京告变,遭到与汉王有约的靳荣反对后,李浚化名王刚星夜赴京。

朱高煦闻密报派人追杀未遂,李浚金殿奏陈汉王反情。宣宗御驾亲征,围乐安城,用

神机铳箭猛攻。朱高煦自知不敌乃降。宣宗以李浚告变有功,晋其为都察院左佥都御

史。并改乐安州为武定州,乃取武力平定反叛之意。

1428年(明宣德三年) ,李浚奉命督理浙江粮储,镇守易州柴厂军屯。1436年(明

英宗正统元年) ,又奉命巡守辽东。他戍边八年,事绥人安,晋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

史,后因病离职回乡。死后,诏谥“忠诚”。绅民为他与袁化中合建“双忠祠”。遂

家村改称李御史村,后称御史街,村东南有御史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