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港堆灯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塭港堆灯塔又称“外伞顶洲灯塔''',不同于一般水泥结构灯塔,采钢架结构。所处海域沙洲甚多,船舶稍有不慎即易搁浅,故而设立。

历史1914年首建,高度15公尺,装用五等电石气闪光灯,每2秒一闪,光力800烛光,1920年倾倒,隔年重建,塔形灯器与原塔同,後因沙洲移动再次流失。 1957年另建20.7公尺高方形钢架塔,初用五等电石气灯,光力800烛光,後於1965年改装直流电灯,光力增至2600烛光,每3秒一闪。1974年因沙洲移动,并为改善目标,移至附近新址,改建为方锥形钢架塔,换用四等直流电灯,光力增至3500烛光。1977年改进设备,光力加强为10000烛光,塔高32.4公尺,灯高35.5公尺,公称光程14.3浬。另设有多向金属雷达反射器。

自1914年首建以来,塭港堆灯塔因沙洲漂移、海水浸蚀等因素而多次倾斜倒塌,前後历经七次重建,是全台湾灯塔中,重建次数最多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