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叶虎耳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 材 名】聚叶虎耳草

【拉 丁 名】Saxifraga confertifolia Engl et lrm.(原植物聚叶虎耳草)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

【药用部位】聚叶虎耳草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寒。入心、肝、胆三经。

【功效分类】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利湿退黄。用治痈疽疮疖、肿大色赤、或湿疮瘙痒、流水绵绵。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5克。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西部。

【古籍考证】始载于《甘肃中草药手册》。

【功效分类】利水渗湿药 利湿退黄药

【相关药材】黑蕊虎耳草黑虎耳草喜马拉雅虎耳草斑点虎耳草 藏中虎耳草 篦齿虎耳草

【植物形态】聚叶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4-10.5cm。丛生。茎紫红色,密被腺毛,基部具较小的莲座叶丛;叶片肉质,椭圆形至匙状长圆形,长3-5mm,宽1-1.6mm,先端具软骨质短尖头,两面无毛或背面疏生刚毛,边缘具刚毛状睫毛;茎生叶肉质,较密,以中部者较大,向上、向下渐变小,长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先端争急尖具短尖头,下部者,两面和边缘均具腺毛;中部以上者,腹面无毛,背面和边缘具腺毛。多歧聚伞花序,具花2-12朵,或单花生于茎顶;花梗被褐色腺毛;萼片卵形,3脉于先端不汇合;花瓣黄色,下部具橙色斑点,近长圆形至狭卵形,基部狭缩成爪,3脉,基部侧脉旁具2痂体;花丝钻形;子房近上位,卵球形至倒卵球形,花柱2。花、果期7-9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