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化过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灰化过程系指在冷湿、郁闭的针叶林植被下,土体中进行的强烈的酸性淋溶过程。其结果,使R2O3及腐殖质向心土淋溶、淀积;SiO2在土体表层(特别是亚表层)残留,形成灰白色的土层。这是由于在上述生物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区系以真菌占优势。富含单宁和树脂的针叶林残落物,经真菌分解,产生以富里酸为主的腐殖酸。这种酸因残落物中盐基含量少,得不到中和,对土壤矿物质有极强的分解破坏作用,并与分解物中的铁、铝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二氧化硅残留则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无结构、灰色白的淋溶层次—灰化层。在土体下部,淋移而至的螯合物,经微生物分解或为土体吸附而淀积,使心土成为铁、铝和腐殖质富集的淀积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