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黑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产地及环境】 福州黑猪产于福州市郊区。产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19.8℃,降水量1362.5毫米,无霜期332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过去采用间作水稻的两熟制,现已改用稻——稻——麦的三熟制,冬油菜面积逐年扩大。在丘陵坡地大部种植甘薯,近郊地区大量种植蔬菜,为养猪提供了丰富的青绿饲料。城市的加工副产品多,有米糠、麦麸、酱渣、酒糟、豆渣、糖糟和大量的泔水。饲料种类较多,来源较充足。

【地理分布】 福州黑猪分布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两岸的闽侯、福清、长乐、连江、闽清、永泰等县。

【品种特征】 福州黑猪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额有较深的“菱”形皱纹。耳稍大、下垂。胸较深,背宽平或微凹,腹大稍下垂,臀稍倾斜。四肢坚实。皮肤略显粗糙,毛灰黑色,稀密适中。乳头7~9对。

【品种性能】 福州黑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87.97公斤,体长164.04厘米,胸围130.71厘米,体高86.66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72.77公斤,150.89厘米,126.04厘米,76.97厘米。福州黑猪体型较大,产仔较多,胴体中瘦肉比例较高,但个体间均匀不够,需要进一步改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