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结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环境结构指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不同类型的环境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地球环境结构的特点表现为:①圈层性,即在垂直方向上,整个地球环境呈同心圆状的圈层结构;②地带性,即在水平方向上,由赤道到两极,地球表面呈过渡状的分带性;③节律性,即在时间上,地球表面任何环境结构都具有谐波状的节律;④等级性,即生物群落的结构中,在食物摄取关系上,具有阶梯状的等级;⑤稳定性和变异性,即环境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永久变异性以及有限的调节能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二者有着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全球自然环境结构可分为大气、陆地、海洋三大部分,各部分又有次级结构构成,如陆地环境的次级结构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沼泽及冰川等。社会环境结构可分为城市、工矿区、村落、道路、桥梁、农田、牧场、林场、旅游胜地等。环境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直接制约着环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